第120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英年幼之时,就已经来到应天府进学,他因为河中地区连年作战,郑宏常年作战,所以不像其他地区的世子为质,而是他一直留在京城为质。

  今年他已经四十出头了,但是总共只去过河中四次,每次的时间还很短。

  在情报里,他是一个为人敦厚,文胜于武的武将世家继承人。

  这样的性格,让朱瞻基对接下来的试探有了更大的信心。

  郑英率领子侄们进入了谨身殿,不敢上前,就跪倒在地:“罪臣郑英携郑家子孙十七人,拜见陛下。除英两个不懂事的孙儿,郑家子孙皆在此处,恭请陛下圣裁。”

  朱瞻基摇了摇头叹道:“我大明如今国祚鼎盛,今日不意竟出现汝父此等愚鲁之辈,朕心痛不可言。郑家……你郑家还真是让朕难办啊!”

  第十三章 震撼

  “陛下,还望陛下明鉴,我郑家绝无反叛之心啊……”

  郑英头抵金砖,一声声闷响响起,不一会儿,肉眼可见血迹已经渗出。

  “纵使家父心术不正,以微臣想来,最多也就是有些自立之心,绝无背叛大明之意。”

  朱瞻基冷言问道:“这么说来,汝父心思,你也是知道的?”

  郑英愣了一下,如何敢承认,立即泣道:“微臣六岁就在应天府长大,这四十年来,仅去过康居四次,在微臣的心里,这应天府才是微臣的家。”

  撒马尔罕在前唐时期被称作康居,虽然以前叫撒马尔罕,但是在被大明收服以后又被叫回了原来的名字。

  对郑英的话,朱瞻基是相信的。他将各地勋贵的嫡系子弟留在应天府,目的也就是这个。

  他们从六岁开始就在应天府长大,只有成年以后,才有机会离开应天府。但是如果从世孙变成世子,就又会来到应天府为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