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各大王府除了每家可以从大明带去一支三千人的护卫,整个南洲没有了任何军事力量。

  而且,朝廷也下了死命令,严禁任何王府发展自己的势力,护卫人数不能超过三千。

  这也是为了防止以后各大王府做大,有自立之心。

  为了让南洲得到最大化的开发,还不得到破坏,朱瞻基推出了南洲开发指南一书。

  南洲除了南方和东部的少数地区种植粮食,实行粮食自给自足之外,大部分区域都划成了牧场。

  在这份开发指南里面,明确提出了将南洲建设成为大明的军马基地,羊毛基地,矿产基地。

  而且还首次提出了土地荒漠化概念,并且要求在西北一带,也实行保护草场的思路。

  如今的大明不是原本的大明,南洋的粮食一直源源不断地往内地运,粮食是不缺的。

  因为不缺粮食,造成了粮价低廉,让种地无钱可赚,也相应地减少了土地兼并。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如今的大明商业发展迅速,商业的利益远远超过了土地带来的利益。

  再加上这些年一直在推行的移民政策,东南一带,中原一带的人口一直向四方流失。

  而大明也是政府移民执行最有力的时期,后世中国的人口谱系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大明时期奠定的。

  一直到21世纪,大部分人都还知道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往事。

  只不过,朱元璋时期的移民是残忍的,丝毫不体谅老百姓的死活。

  但是到了永乐时期,特别是近些年,朝廷经费充足,各地的水泥路,驿站,沿途到处都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