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虽然是理科生,但是文言文也学的比朱瞻基强多了,两个人一个是学渣,一个是学霸。

  朱瞻基当然是前者,而蓝烟是后者。

  蓝烟是后妃,他就是有脾气也发不出来,大部分时候,只能起一个指导作用。

  她数次提出了科学研究需要用更详细的数据,更通俗的语句来记载,不应该追求文字的精炼,但是这些人置若罔闻。

  朱瞻基得到了这个消息后,也看到了这些人的记载。

  汉字的精炼,这是任何一种文字都比不上的。但是如果用在阐述工艺程序,记载数据上,就精炼的有些尖酸刻薄了。

  东方注重师徒的传序,而且喜欢讲究藏一手,更注重经验传授,而不是数据。

  在蓝烟的要求下,他们勉强在记录里面加上了数据,但是,对于文字的表达,依旧遵循以前的习惯。

  在文言文里面,主、状、谓、定、宾、补,六种语序与现代语言是有差异的,这倒不算是大问题。

  但是文言文为了追求精简,经常会有一些省略,这就形成了主谓宾混乱。

  经常是写的人写一句话,从来不会写的清清楚楚,习惯性让人来猜。

  就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一直就有三种解释。

  这在文科方面来说,没有多大的关系,最多会有一些分歧和争执。但是对严肃的科学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以一个简单的轴承为例,就分了内径,外径,内外壁厚度,宽度,硬度,钢珠尺寸等尺寸。

  一台机器,需要用大小不一的轴承无数,相互衔接的部件无数,每个部件要详细地描述,衔接的力度又有规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