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满意的是,孔家仍然没有把民族与国族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不过这是小节了。

  近代的民族主义所指向的,都不是那些一般人类学、民族学意义上的原生性民族,而是具有建国冲动的、与近代国家密切相关的国族。

  然而,晚清在从日本引进“民族”(nation)这个词的过程之中,并没有区分民族与国族的不同,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与国族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但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内部包涵着众多的民族与族群,将仅仅拥有民族自决权的民族与拥有国家独立主权的国族混为一谈,由此埋下了后世概念上的混乱和现实中的困境。

  比如后世的少数民族优待政策,就是一个笑话,因为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和加盟国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人为地将民族区分开,造成差异对待,形成了民族融合的困境。

  这一点上,法国就做的比较好,他们虽然也是多民族,多人种的国家,但是他们从来不进行区分,统一称为国民。

  但是他们自己的文化底蕴太浅,主体国族和文化融合不了其他民族。

  大明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汉族是当然的国族,华夏民族是统一称谓。汉族也有足够多的人口,足够深的底蕴来融合其他民族。

  所以说,这本书只需要简单地进行修改,就可以出版,然后让天下人学习了。

  朱瞻基已经准备好在新年大朝会上提出这个计划。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做好铺垫,筹备了这么久,也该拿出报纸了。

  第一零九章 报纸

  在宋代印刷术流行开来以后,报纸的印刷就没有技术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