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溥是他任湖广考官时,正式收下的学生。论文采风流,仅有少数人可比。当初杨溥的考卷上,他的批注就是:此文作者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为公孙之阿曲。

  原本他对这个学生寄予厚望,但是他的聪明似乎都在文章上面,不通世务。

  胡俨在永乐八年到永乐十年之间,曾经教导了太孙两年。

  他很清楚太孙从小就重视干才,不重文才,谈起朝廷官员,都只问他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实事,凡是能做事的才能受到他的重用。

  此子纵使文才过人,却也不会受到太孙重用。

  可惜了!

  出了午门,詹士府左庶子万通向杨士奇躬身长揖道:“学士,学生以为,纵使太子身体欠佳,也不应直接让太孙监国。顶多,该由太子监国,太孙辅佐。我们出了承天门,当在大庭广众之下,跪请皇上收回旨意。”

  杨士奇还没有说话,杨溥的声音传来过来。“那王彦只念了让太子前去嘉峪关就被打断,何时提过让太孙监国?”

  众人一阵愕然,有几个还眉开眼笑了起来。“是啊,皇上还没有说让谁监国呢!也许只是让太子去军中历练一番呢?”

  “那还要不要到承天门外死谏?”

  “不知道皇上旨意,现在如何死谏?”

  杨士奇感到一片怅然,觉得自己这些人真是太可笑了。

  先是刘顺冲动死谏,让事情还没有说明白就丢了性命。

  其次太子吐血,让他们这些一下子失去了斗志。

  虽然皇上让太孙监国的旨意还没有念出来,但是让太子去了嘉峪关,还能让他在嘉峪关监国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