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连皇帝篡位,也需要有大臣三次劝谏,这个皇帝“谦让不过”,才“勉强”登基。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如果由皇室提出这样的计划,就会让人觉得皇室寡情薄意。

  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照顾,谁会相信他们能顾怜百姓?

  所以,哪怕是朱瞻基想要把宗室分封海外,但是这件事现在不能由他定下来,先要在社会上将这件事酝酿成熟,然后“勉强”答应。

  他们说的有道理,朱瞻基当然愿意听。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按照现在的这套规则来行事。

  所以,他现在先要炒作,把这件事炒热。

  反正分封这件事,也不是这两年可以推行的,最快也要等到他出海回了大明才能办。

  要是不顺利,更是要等到他登基以后,这件事才能推行。

  所以他现在根本不表态了,也不提分封了。只是先在军队方面,为以后做准备。

  从海龟岛到南洲,这段旅程是非常无聊的。

  因为是逆风行驶,舰队如今的航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四五节,只比人走路的速度快一些。

  这样的速度,在茫茫的大海上,简直跟乌龟爬一般。

  各军将士们天天可以学识字,打牌来消磨时间,但是船舱憋闷的环境,还是让许多人的情绪逐渐变的低沉了。

  朱瞻基最近也一直在学习,他原本是最不喜欢儒家学术的,总认为东方古国的衰落,与儒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这个时代待的久了,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人。他逐渐认识到,儒家纵然有着各种不足,但是在社会规则的制定方面,维护朝廷的统治,建立民族的向心力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