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工业的力量,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威力,即便是朱棣,也为如今火枪的发展速度感到惊叹。

  不过,火药已经成为了如今大明火器发展的最大瓶颈,没有找到新的硝石矿之前,仅靠从各地厕所刮土提炼,远远不够大明军队的消耗。

  纪纲点头应道:“臣与多位名主和将军已经达成了协议,向大明提供劳力和侍女这条渠道很快就能稳定下来,不知殿下有何嘱咐。”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些都是小事,就不要跟我汇报了。我大明需要劳力,更需要平定蛮夷的先锋。倭人性残,忠于军令,是难得的好兵,若是能训练一批这样的军队,我届时会出大价钱来雇佣。”

  纪纲连忙说道:“臣如何敢跟殿下做生意……”

  朱瞻基哈哈笑道:“当生意做,这件事才能做的长久,雇佣倭人耗费再高,也高不过我大明自己训练士兵吧!何况,这些人都是当做替死鬼的,当生意来做,我大明也可节约一大笔抚恤金。今后招收倭人先锋军,不管是俸禄还是抚恤,都按我大明士兵的六成来给付银钱,至于你那边给多少,我就不管了。”

  最后,两个人又谈到了石见银山的管理。这个银山是要交给内监来开发的,哪怕纪纲作为石见伯,最多每年能得到一些年金,并且还要帮着朱瞻基监管内监的开发,不要让人中饱私囊。

  另外当地倭人矿工的管理,也是要交给纪纲来管理。

  至于每年付给纪纲多少银钱,在银山还没有开发的时候,现在也很难确定。

  按照朱瞻基的意思,肯定是按照每年的产银量来定个比例最好。

  所以今年这几个月就先试着开发,待明年再确定定额。

  送走了纪纲,朱瞻基又让人叫进来了等候拜见的候显。

  去年朱瞻基筹备东征之际,候显作为使节,独率舟师,出使榜葛剌诸国。榜葛刺大约在后世的孟加拉国,他的出使受到了当地上层人士、权威人士及国王的热烈欢迎。

  因为只是护送使节回国,并且与当地的佛教徒打通前往藏地的通道,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返回了国内。

  在朱瞻基凯旋归来之前,他也才刚刚回京。并且带回来了当地特产的老虎与巨蟒,给应天府的动物园又增加了两种特色动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