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正因为这种生硬,让他的态度显得非常真诚,倒是不让人讨厌。

  朱瞻基笑着说道:“好了,出发去澎湖,即便水师要在东番设置两水师,但是澎湖巡检司也不能荒废,这里可是扼守我大明东南的咽喉。”

  两个水师大寨,一个设置在如今的淡水,也是以后的台北淡水河出海口。

  台风过后,从鸡笼湾出来,朱瞻基就独自决定将水师大寨设在这里。

  虽然这里距离平原地区有一点距离,但是这里有淡水河,方便岛上的物资转运。

  至于另一个水师大寨,在朱瞻基的计划里,则设置在南部的安平,也就是后世的台南市。

  那里现在有岛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汉族与岛上少数民族融合最密切的地方。

  从台中到高雄的广袤平原,也能开拓大量的良田。在小冰河时期到来之即,粮食将是这个庞大帝国最重要的根基。

  不仅仅在东番,包括暹罗,真腊,占城,交趾,还有南洋的各大群岛,都将成为大明的粮食基地。

  只要大明的手里有了吃不完的粮食,有了不被撤销的舰队,庞大的运输船队。以后的农民起义,朱瞻基就不会过于担心。

  只是这一点,朱瞻基根本找不到一个知音。

  许多人还认为,如今大明国内的荒地就有很多,根本不需要到境外开荒,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粮食,包括朱棣都是这个意思。

  朱瞻基无奈,只能用酿酒来应付朱棣。

  虽然现在大明的粮食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但是并不宽裕。遇到天灾人祸,吃不上饭的大有人在。

  朱瞻基一面提醒朱棣粮食储备的重要性,一面以酿酒的暴利来吸引朱棣,这才勉强让他同意了朱瞻基的东番开发计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