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锦衣卫的密探在一年前就已经扮成了一伙逃难到日本的造纸世家,利用当地丰富的林木资源,开始造纸。

  虽然锦衣卫拿过去的只是简单的草纸工艺,但是却在当地颇受欢迎,如今已经站稳了脚跟。

  纪纲一伙手持幕府开具的种茶许可,在日本寻找合适的种茶之地,来到了石见,并且在井户一地寻找了一片适合种茶的山地。

  在他们的蛊惑下,还赞助了京极持岗一批武器和人手,增强他发财的信心,让他终于决定加入细川满员的倭寇队伍。

  京极持岗在石见一地募集了五十个勇士,其中就有锦衣卫的六个暗探。五十个武士,再加上二十名船员,一艘四百石的海船,这就是他们底气。

  就连这艘海船,还是京极高数用光了自己的脸面,从下属的井户家族借来的,期望凭借在大明劫掠,能够大赚一笔。

  十月十五,也就是朱瞻基结婚后的第五日,他们就已经从石见的自然深水港温泉津出发,前往对马岛与大军汇合。

  朱瞻基计算了一下时间,现在已经是十月底,要是不出意外,十一月中旬,倭寇的大军就有可能来到大明。

  只是还是追踪困难,如果没有新的情报转回来,很难提前预知对方的目标。甚至很有可能,他们只是在朝鲜劫掠一番就回去了。

  虽然朱瞻基已经在重新布置大明的海防和情报系统,但是受限于这个时代落后的通讯方式,想要获得后世的海防效果,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殿下,陛下还没有歇下,着你到乾清宫见驾。”

  朱瞻基把纪纲传回来的情报整理了一下,让李亮拿在了手里。

  以前看电视的时候,那些贵族喜欢把东西放在袖子里,平民喜欢把东西揣进怀里,固然也对,但是其实大部分不到这样的。

  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图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对汉服的影响,悉命复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贯彻执行。因为传统和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才开始确定了许多服制。

  由于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着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袭了传统服饰样式,并且品种十分丰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