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2 / 3)
凡人碌碌一生,他们重视血脉的传承,因为之后他们的血脉留在这个世界上,才能证明他们曾经来过。
大儒兢兢一生,他们奋发的动力源自他们对名利的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其实不过就是想要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历史中,使世人记得他。
他纪纲没有那般才华,不过一届俗人。现在所求,也不过就是让自己一生更精彩一些,然后留下自己的血脉。
自投靠太孙,他人生的死胡同就被打开了一道生门。不管这道门的后面是什么,总要比现在的形势更好。
而据他这一年多的暗中观察,太孙此人行事有理有据,进退有法,不以己悲,不以物喜。
这样的人天生就是人上人,胸怀天下。不因一人,不为一事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抱负。
在达到人生巅峰的这条路上,只要他纪纲不掉队,不与太孙的目标相悖,那他纪纲就是安全的。
所以,他能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汉王,追随在太孙麾下,现在又能殚心竭虑为太孙的日本计划出力。
石见银山已经被锦衣卫的探子发现,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储量是否有太孙说的那么大。
但是,只要是一座大型银山,他纪纲有掌握了银山的出产。这条利益输送线上占据一个主要的位置,那么纪氏一族,就不虞有灭顶之灾,反而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这五条沙船是内监的船队,负责运送一些铁器到宁波,另有一条福船护航。
虽然是货船,但是内监诸宦都以豪奢出名,船上的客舱奢华,不下于秦淮河的花船。
这艘船上只住了纪纲和十余个贴身下属,其他人在其他几艘船上。
而这次追随他前往日本的一共三百余人,加上事先已经安排到日本的足有一千多人。这一千多身强力壮,接受过训练的精兵强将,就是遇到日本的一些小诸侯,也能稳占上风。
船自应天府出发,顺江而下,不过一日夜间,就已出了长江口。
↑返回顶部↑
大儒兢兢一生,他们奋发的动力源自他们对名利的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其实不过就是想要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历史中,使世人记得他。
他纪纲没有那般才华,不过一届俗人。现在所求,也不过就是让自己一生更精彩一些,然后留下自己的血脉。
自投靠太孙,他人生的死胡同就被打开了一道生门。不管这道门的后面是什么,总要比现在的形势更好。
而据他这一年多的暗中观察,太孙此人行事有理有据,进退有法,不以己悲,不以物喜。
这样的人天生就是人上人,胸怀天下。不因一人,不为一事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抱负。
在达到人生巅峰的这条路上,只要他纪纲不掉队,不与太孙的目标相悖,那他纪纲就是安全的。
所以,他能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汉王,追随在太孙麾下,现在又能殚心竭虑为太孙的日本计划出力。
石见银山已经被锦衣卫的探子发现,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储量是否有太孙说的那么大。
但是,只要是一座大型银山,他纪纲有掌握了银山的出产。这条利益输送线上占据一个主要的位置,那么纪氏一族,就不虞有灭顶之灾,反而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这五条沙船是内监的船队,负责运送一些铁器到宁波,另有一条福船护航。
虽然是货船,但是内监诸宦都以豪奢出名,船上的客舱奢华,不下于秦淮河的花船。
这艘船上只住了纪纲和十余个贴身下属,其他人在其他几艘船上。
而这次追随他前往日本的一共三百余人,加上事先已经安排到日本的足有一千多人。这一千多身强力壮,接受过训练的精兵强将,就是遇到日本的一些小诸侯,也能稳占上风。
船自应天府出发,顺江而下,不过一日夜间,就已出了长江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