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立国之初,帖木儿对大明畏之如虎,从洪武二十年起,帖木尔曾多次遣使进贡,是西域各国第一个向大明臣服的外藩。但是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他对我大明的态度也开始改变。”

  “洪武28年,帖木尔扣押各国使节,包括我大明与奥斯曼帝国使节,开始第二阶段的扩张,随后占据藏南(印度北部)又于次年西征小亚细亚(土耳其)。”

  “在小亚细亚,帖木儿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成为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的大帝国。”

  这一点朱瞻基倒是很清楚,因为前世欧洲人除了俄罗斯都对帖木儿很崇拜。他击败当时如日中天、扩张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相当于是间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因为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只差要灭了马其顿了。

  而后来虽然奥斯曼帝国灭了马其顿,但是当时的欧洲已经发展起来了,有了火枪火炮,奥斯曼帝国也就无力西进了。

  至于俄罗斯人,那是因为被帖木儿杀的太狠了,一直到后世,俄罗斯人还很帖木儿不已。

  而帖木儿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成为了中亚绿教文化的重心。

  也就是说,是帖木儿的抢劫,才让绿教发展到了中亚来。

  “永乐二年,帖木儿妄图来攻我大明,并且聚拢了二十万大军。但是出了撒马尔罕不到千里,就一命呜呼。帖木尔一生征战四十余年从无败绩,堪称是一代枭雄。”

  “帖木尔死时,他的国家危机四伏。四个儿子,长子、次子早逝,并且帖木尔没有正式选定继承人。三子在帖木尔逝世后不久也相继去世;帖木尔两侄子为争夺王位互相厮杀。此时勇武有为的四子沙哈鲁平定内讧,继位为王。沙哈鲁也一反帖木尔对明朝的敌视政策转变为与明朝友好,在永乐十一年又向我大明进贡。”

  陈诚的确有才,短短一番话就把中亚的局势介绍的一清二楚。

  朱瞻基问道:“那如今的帖木儿国与亦力把里等国,相互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我看了你写的《西域番国志》,里面虽然写的比较详细了,但是仍然让人看的一头雾水。”

  陈诚摇头叹道:“西域各国的复杂性,远不是臣能分清楚的。他们相互之间不是一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同民族之间有各自征战。而且,今天和好,明日就又战,打完之后又和好,并且如今的各国之间都还有些亲戚关系,但是信仰有不同,文化有不同,实在不能以国家来论,更多的地像一个个部落。”

  “那如今的帖木儿可汗沙哈鲁其人如何,如今的帖木儿国对我大明还有无威胁?那个奥斯曼帝国如今又是什么情况?”

  “沙哈鲁此人虽然文武双全,但是却不足为虑。如今的帖木儿国一分为四,已经远不是十几年前的帖木儿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