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瞻基到来的时候,发现赵王仪仗也停在汉王府前。

  他们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河北,同时离京,会有很长一段路同行,所以赵王也早就约了汉王一起离京。

  被内侍引入了承运殿侧殿,只见汉王和赵王在堂前就座,其余人等环侍四周,今日大堂并未烧炭,所以有些清冷。

  看到朱瞻基进来,赵王朱高燧笑着站了起来,有些巴结地说道:“看时间也知道你该来了。王叔此行千里,在宁波的生意,还望瞻基多多照应。”

  “此事侄儿当会用心,待皇祖父重新确定宗室法规,王叔也就不必像如今这样掩人耳目了。”

  朱元璋当政时期法律严明,宗室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

  除此之外,就连诸大臣和勋贵,也都不能经商做工,将所有人的阶层分的清清楚楚。

  但是当官的收入太低,一个县令的俸禄,还没有苏州一个熟练的丝工薪水高。所以朱元璋时期,哪怕法律再严苛,也有无数的官员前赴后继地腐败。

  特别是京官,他们不腐败不行啊,因为人情往来,不腐败,连生活都过不下去。

  到了建文时期,官员的收入就提高了一些,特别是放宽了许多政策,许多寄户由此诞生。

  朱棣登基以后,将这项政策又改了回来,严谨官员经商。他甚至为此大幅提高了官员俸禄,但是仍然遭到了许多反对和指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