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广俯身应是,跟朱瞻基笑了笑,又退回朱棣身后。

  他在解缙之后也曾担任朱瞻基的儒学老师,相比解缙,他的文采稍逊,但是也是状元出身,实际执政才华一点也不低,情商也要比解缙高的多了。

  跟朱瞻基这个太孙,关系一直不错,从来不会说朱瞻基文采不好。特别是朱瞻基为了解缙,要挟朱棣放了他,也让胡广很感动,更注意跟朱瞻基维系相互关系了。

  朱棣又跟朱瞻基说道:“汝务使边疆小民知我大国威武,臣服于我。卿所到之处,如朕亲临。望汝勉励,不负朕托。”

  朱瞻基单膝跪拜兴奋说道:“臣必不符陛下所托。”

  第七十九章 认错

  在关于政治智慧方面,朱瞻基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地方要学。

  倭寇的出现,他还只想到了利用这个机会来开张日本攻略,但是朱棣的眼界却更高,已经想到了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体制上的改变。

  而他虽然把建立海军的计划断断续续地跟朱棣提了一部分,却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他的动作还是太慢了。

  现在,朱棣没等过年,突如其来就让他把海军的事务抓起来,他还真有点措手不及了。

  目前的大明拥有一支3500艘战舰的海军,水师将士超过六十万人,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进行大规模巡航和训练。

  自洪武年间,明朝水师两次追击倭寇直至琉球群岛,倭寇已经将近二十年都没有出现过了。

  在这个时代,任谁也没有把日本的倭寇当做真正的对手,更不相信他们在以后会成为大明数百年的大患。

  而永乐七年,郑和舰队在北部湾击败越南唯一的水师之后。又在锡兰击败了妄图挑衅大明的锡兰国王,生擒其人和其家眷。

  从此以后,南洋向中国海上权威的挑战都被粉碎,三十六个国家的使节向明帝国臣服,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北印度洋和东太平洋的贸易网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