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谦回禀道:“今日休整,太孙却闲不下来,准备前往煤山考察烧炭一事。都知监已经协同李少监做好了安排。不过,今日一早,赵王殿下就去见了太孙殿下……”

  他回头看了一个小太监,对方立即递过来了一份报告,他看了看,又递给了朱棣。

  朱棣接过来一看,纸上面记录了今日朱高燧与朱瞻基的谈话重点,让朱棣一看就明白了朱高燧的意思。

  不过他可不像朱高燧,摸不清朱瞻基的心思。只是想了想,他就明白了朱瞻基为什么会不在乎手里控制的商路,愿意转让给朱高燧一部分商路。

  因为朱瞻基根本不在乎这份产业,他在乎的是整个大明,整个天下。

  一个胸怀广阔的朱瞻基,是极其符合朱棣的期望的。同时,他也对小家子气的三儿子,更看不上眼了。

  “这件事你们不要管了,让太孙自己处理。待王彦回来,让他过来见我。”

  王彦是司礼监大太监,在他之前,司礼监也只是十二监中一个稍微重要的部门,真正的权力最大的部门是内宫监。

  内宫监除了负责所有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掌宫室、陵墓营造及铜锡妆奁、器用与冰窖等工作。

  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统管所有太监,总管所有宦官事务,内宫监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署”地位,而且实际上也居于总管、统领其他宦官机构的地位;

  但是内宫监大太监郑和一直四海扬威,不屑于管理这些蝇营狗苟之事,所以太监总管一职,才落到了司礼监的头上。

  也是从王彦之后,司礼监才真正变成了太监第一监。

  李谦知道,朱棣这样说,肯定是吩咐司礼监,要在海贸事务上配合太孙了。

  而这个时候,朱瞻基一行则被一帮工部官员和工匠迎进了煤山。

  今日虽然是中秋节,但是煤窑可不能随便熄火,即使是中秋节,也仍然有不少工匠在这里忙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