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瓦剌人眼见占不到便宜,他们又绕到了大军军队的上游,在河里丢下了几十具病死的尸体,想要破坏大明的水源。

  不过大明军队也早有准备,安营扎寨的时候就已经在河滩上挖了数百了蓄水池。这个时候,军队做饭和饮用水都不是直接从河中取水,而是靠蓄水池过滤出来的水。

  初六下午时分,已经杀到三河口的都督刘江得到了大本营的情报,知道了瓦剌人的大军出现在了忽兰忽失温,就开始向东回军。

  这个时候,瓦剌人就必须要行动了,因为如果让大明军队两面夹击,他们这总共才三万人的军队,根本不够大明军队包饺子的。

  而在大明这边,通过斥候只查到了马哈木率领自己的十几个儿子和下属,率领了大约三万到五万之间的骑兵,军马十五万匹应战。

  因为一人三马甚至是四马,所以瓦剌人具体的人数很难确定,不过可以肯定是不少于三万人,却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就这么一点人数,若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硬碰硬,只够给大明军队塞牙缝的。

  但是他们的机动性更强,草原广阔,他们占了天时地利。大明军队想要大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瓦剌不能不战,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

  何况如今的瓦剌对大明并没有畏惧感,崇尚个人武力的他们,一致认为汉人只能靠人多势众来欺负他们。

  中军营帐中,十几只火把将近百平米的大帐照的灯火通明。

  数十位将领围着一个简略的沙盘,各抒己见,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完善着各种计划。

  这个时候,朱瞻基才真正明白,能在古代当上一个将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的所有人无不是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风土人情,每个人都还拥有着一套个性化的管理经验。

  没有一点真材实料,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冒出头来。

  而且,这种各抒己见可不是一个人一个意见,而是围绕着对战的计划,每个人来完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