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棣只有三个儿子,分封的时候自然要挑选最好的位置。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把第三个儿子封到北平,而不是立功最大的朱高煦。

  他先是把朱高煦封到云南,但是朱高煦嫌云南太远,一直不肯去就藩。

  朱棣也不逼他,任由他滞留京城,但是又把他封到了乐安。

  乐安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是一县治,如果朱棣真的喜欢这个儿子,怎么可能舍不得封一个好地方给他呢?

  朱瞻基冷眼旁观,就能感受到,朱棣对朱高煦并无偏宠,甚至还有些防备。否则的话,也不会空置乐安旁边的济南府,只是封一个乐安给朱高煦了。

  朱高燧的亲王乃是第一等,又受封陪都北平,所以幕僚,仪宾一应是最高等配置,侍卫达五千人。

  这五千人的费用由兵部承担,不需要朱高燧承担一分钱的负担。北平又是陪都,北地兵马中枢之地,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朱高燧,比还在京城晃悠的朱高煦要位高权重的多。

  为了表示对朱瞻基的欢迎,朱高燧先是带着家眷以家礼相迎,见礼之后,又率领众属下以国礼相待。

  赵王府主殿承运殿内,朱家叔侄并肩而坐,右手边是赵王府一众官员。

  而左手边,由于朱瞻基并未开府,所以手底下也没有直属官员,也就只有他的两个武学老师兼保镖,捞了一个座位,显得气势弱了许多。

  但是,朱瞻基在朱高燧面前却没有半点不自在,他与朱高燧谈笑风生,与文武各官员也都能聊上几句,丝毫没有被现在的气势压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