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话说道朱棣有些惭愧,因为这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在行事,他可从来没想现在就放弃大权。

  不过朱瞻基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说道:“不过,孙儿认为,大军不可轻易出动,出动耗费的就是无数的钱粮。而是因为将军力和政治因素联合起来,对草原形成一定程度的威慑,稳步蚕食草原的势力。”

  朱棣却说道:“事到如今,箭在弦上不可不发,大军一直不动,就连三军将士也会不满。”

  “皇爷爷要打当然也可以,但是,也要注意战争与政治目的的配合。”

  虽然每一个字朱棣都听得懂,但是朱瞻基说道话,每一次都要让他想一想才能明白在说什么。

  偏偏朱瞻基的用词虽然生僻,却似乎中能用简单地话把意思表现的非常明显。

  他呵呵笑道:“好,我很想知道,如何把战争与政治目的联合起来。”

  第三十八章 抵达北平

  朱瞻基长身挺立站起,然后单膝跪拜抱拳说道:“孙儿恳请皇爷爷重立大宁都司、开平、三降城、东胜、威虏卫、威远卫、白城子千户所等漠南诸卫,并沿九边向漠南地区择地兴建坞堡,卫所,压缩鞑靼,瓦剌等族生存空间。”

  朱棣皱了皱眉头,没有想到朱瞻基竟然突然会提到这个建议。

  这个时候,他也有跟纪纲,杨章德一样的感觉,这个孙子的思维太活跃了,根本把握不住他的真正想法。

  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对鞑靼用兵,当时撤销了九边长城之外的诸多的卫所。

  朱瞻基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些卫所撤销了之后,就没有再建起来。

  甚至到了朱瞻基当政的时期,他为了守卫北平,把长城外最后几处重要的卫所都撤销了。从此以后,长城以外就不再归大明所有,北平也直接暴露在了异族的爪牙之中,再无宁日。

  所谓的仁宣之治,不过是无耻文人的吹捧,在中华历史上,他们是绝对的罪人,甚至还比不上被俘虏的英宗朱祁镇以及爱胡闹的正德皇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