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瞻基也随驾前往北方,不过一路上还是继续陪伴徐皇后。

  在北平,赵王朱高燧就藩,朱高煦极力请求与儿子朱瞻壑返回应天,得朱棣许可。

  他回到应天之后,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的支持下,获得了天策卫为汉王护卫,并常以唐太宗自比。

  这也代表了他正式开启了夺储之路。

  不过朱瞻基一直冷眼旁观,并没有直接插手,甚至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他面前吃亏,还有一些高兴。

  朱高煦不过就是一块磨刀石,在原本的历史中都没有泛起浪花,现在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他更不可能了。

  暂且先让他蹦腾几年,只要自己荣宠不衰,他没有半点机会。

  秋季回到应天,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郑和如今是内宫监大太监,在如今整个太监体系里,他的地位还要高于司礼监大太监狗儿王彦。

  司礼监之所以在后来超越了内宫监,一方面是因为掌握了皇帝大印,更主要的就是因为郑和下西洋,所以把统管所有太监的权力让给了司礼监。

  在此之后,司礼监才成为了权力最大的部门,还管理其他所有太监。

  郑和现在的全部精力已经都放在了第一次下西洋上,长期驻守苏州刘家河。

  下西洋的几百艘船,两万多人,还要从各地采购各种物资,都在那里集中,他忙的根本没有时间回应天。

  朱瞻基一直留意着郑和的行踪,一直到永乐二年的年底,才终于等到了郑和返回应天。

  不过,还没有等他见到郑和,他又多了一个老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