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朱瞻基不仅仅是朱瞻基,他还是周游。

  周游在现代社会中小学是个落后生,二流子。这样的学生在上学期间为了出风头,往往会写一手好字。

  周游的硬笔书法就写的很不错,楷书仿了几年庞中华,拥有了一点基础之后又向行书方向发展,再到草书阶段,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他现在虽然只有六岁,刚开始练字,但是前世的风格却影响到了现在。

  所以他的毛笔书法虽然基础差,但是整体的框架结构与风格都在,让他的书法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并且他的书法风格不是那种华美优雅,自带一种冷峻与凌厉,非常具有气势。

  这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解缙在他面前不会无底线地夸他,但是在内阁的一帮同仁,包括皇帝面前,只差把他夸成圣人了。

  这也让一帮同仁无不羡慕异常,能为世子师。并且还是一个未来极有可能当皇帝的老师,这可是解家三代兴旺之势啊!

  朱棣也从朱瞻基的书法中看出了杀伐果断之气势,对这个肖己的孙子越发中意。

  严令世子书法绝不可出文渊阁,对于一个才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书法风格实在有些太超前了。

  朱瞻基对此一无所知,他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放在熟悉环境方面,外面的风风雨雨,跟他现在还无关。

  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次参政,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永乐元年五月初一,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平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河南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此奏章一出,立刻引起朝堂上下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此举乃是逢迎朱棣之心,也是朱棣对朝堂的一次试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