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3章(1 / 2)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拘泥投羯又或投晋,何方予我利大,我自从于何人。”
讲到这里,慕容皝脸上厉态稍有收敛,凝望儿子慕容儁正色道:“这一点立身之本,是你祖、你父洞悉世事之真髓所得,你也不可执迷俗论而错失根本。旧年中国崩坏,屠各、羯虏交相为祸,你祖却独持忠晋标许,遂得中国逃人大举来投。如今我则趁于南北穷争,得于专制辽边,我族前程所在,便系于中国纷乱与否。”
慕容儁听到这里,眸中已有几分了然,点头说道:“目下羯国势弱,因是阿爷便投于羯国,助于其势,而固于南北相持形势?”
慕容皝闻言后却摇了摇头:“此一役,羯国必败!同为国中扰乱,季龙应变,唯厉杀一途,杀得人头滚滚,杀得外亢内虚。沈维周其人,虽然不是大器英主,但却能够定乱以迅,不嗜杀逞凶威众,全于国力。这一点,他还是要优于季龙远甚。因是一点差别,国器之争,季龙已失。”
“既然阿爷笃定南国可胜,为何还要……”
慕容儁忍不住瞪大眼,有些茫然问道。他是想不通,既然已经认定羯国不可持久,此际相投,不是自授给南国攻伐辽地的把柄?
“我投不投羯,南貉岂能容我安闲?更何况,羯国毕竟旧为北方之主,就算余烬将息,仍不乏余威可逞。南国想要夺胜于旦夕,哪有那么简单啊!”
讲到这里,慕容皝脸上便也流露出几分自得笑容:“目下我族,或无争胜于中国之勇力,但趁他两强相争,将辽边稍作整合,略得抗拒之力,这却不难。南国即便得胜,也成疲师,未必还有攻辽余力。更何况,沈维周尚有致命一点,使我完全不必惧他。”
第1382章 僭主定势
“哪一点?”
慕容儁听到这里,已是充满了好奇,又忙不迭发问道。
慕容皝却并不急于回答,只是望向门窗之外的天空,叹息道:“苍天赐予,都有定数。当时不取,过时不候啊!”
他收回视线,见慕容儁仍是一脸的茫然,心中便有了几分不满,于是不得不讲得更清楚一些:“沈维周目下可还是晋祚良臣呐!虽然他不臣姿态已是昭然,边荒都闻,但一日不跨过这一名礼鸿沟,他便一日仍是卑居人下。攻灭羯国之后,便是伐逆竟功,他大功已创,得位当然。错过此时,则就是大危局面。”
“灭羯之后,他势誉都已临于至极,转瞬即溢。全功之际,他又怎么会再入辽边轻涉险局?辽地虽处偏荒,但自有天时地理之助,他想要一鼓而下,难于登天,也根本无此必要。之后归国僭主,已成定势。但晋统虽然残破经年,毕竟他也背负多年之久,无论禅代又或强逆,岂无一二反噬?”
讲到这里,慕容皝又露出有些幸灾乐祸的笑容:“成于此亦拘于此,你等小儿,终究还是识浅。能见于此者,世道可不独我一人,代北索头什翼犍,何以敢于兵阻南人,连触两大雄国?沈维周直欲履极,又怎么会将雄军远置河朔而归赴江东作凶险谋逆?他这一退,即便万事顺遂,河朔又将成何样局面,实未可知也!”
↑返回顶部↑
讲到这里,慕容皝脸上厉态稍有收敛,凝望儿子慕容儁正色道:“这一点立身之本,是你祖、你父洞悉世事之真髓所得,你也不可执迷俗论而错失根本。旧年中国崩坏,屠各、羯虏交相为祸,你祖却独持忠晋标许,遂得中国逃人大举来投。如今我则趁于南北穷争,得于专制辽边,我族前程所在,便系于中国纷乱与否。”
慕容儁听到这里,眸中已有几分了然,点头说道:“目下羯国势弱,因是阿爷便投于羯国,助于其势,而固于南北相持形势?”
慕容皝闻言后却摇了摇头:“此一役,羯国必败!同为国中扰乱,季龙应变,唯厉杀一途,杀得人头滚滚,杀得外亢内虚。沈维周其人,虽然不是大器英主,但却能够定乱以迅,不嗜杀逞凶威众,全于国力。这一点,他还是要优于季龙远甚。因是一点差别,国器之争,季龙已失。”
“既然阿爷笃定南国可胜,为何还要……”
慕容儁忍不住瞪大眼,有些茫然问道。他是想不通,既然已经认定羯国不可持久,此际相投,不是自授给南国攻伐辽地的把柄?
“我投不投羯,南貉岂能容我安闲?更何况,羯国毕竟旧为北方之主,就算余烬将息,仍不乏余威可逞。南国想要夺胜于旦夕,哪有那么简单啊!”
讲到这里,慕容皝脸上便也流露出几分自得笑容:“目下我族,或无争胜于中国之勇力,但趁他两强相争,将辽边稍作整合,略得抗拒之力,这却不难。南国即便得胜,也成疲师,未必还有攻辽余力。更何况,沈维周尚有致命一点,使我完全不必惧他。”
第1382章 僭主定势
“哪一点?”
慕容儁听到这里,已是充满了好奇,又忙不迭发问道。
慕容皝却并不急于回答,只是望向门窗之外的天空,叹息道:“苍天赐予,都有定数。当时不取,过时不候啊!”
他收回视线,见慕容儁仍是一脸的茫然,心中便有了几分不满,于是不得不讲得更清楚一些:“沈维周目下可还是晋祚良臣呐!虽然他不臣姿态已是昭然,边荒都闻,但一日不跨过这一名礼鸿沟,他便一日仍是卑居人下。攻灭羯国之后,便是伐逆竟功,他大功已创,得位当然。错过此时,则就是大危局面。”
“灭羯之后,他势誉都已临于至极,转瞬即溢。全功之际,他又怎么会再入辽边轻涉险局?辽地虽处偏荒,但自有天时地理之助,他想要一鼓而下,难于登天,也根本无此必要。之后归国僭主,已成定势。但晋统虽然残破经年,毕竟他也背负多年之久,无论禅代又或强逆,岂无一二反噬?”
讲到这里,慕容皝又露出有些幸灾乐祸的笑容:“成于此亦拘于此,你等小儿,终究还是识浅。能见于此者,世道可不独我一人,代北索头什翼犍,何以敢于兵阻南人,连触两大雄国?沈维周直欲履极,又怎么会将雄军远置河朔而归赴江东作凶险谋逆?他这一退,即便万事顺遂,河朔又将成何样局面,实未可知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