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况且若真逼得敌军狗急跳墙,将俘获的皇子宗眷们尽数诛杀,他纵有事功,也难杜绝私情的忿怨。为给那些国中贵胄们收拾烂摊子而承担这样的隐患纠纷,在麻秋看来并不值得。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一路晋军斩获如此丰厚,且统军者还是南国沈大将军从弟,枋头的谢艾如果不能做出妥善接应,肯定也是一桩罪过。所以枋头必有来救,这一点毋庸置疑。

  往年的麻秋,在于谢艾对峙的过程中,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一直陷于被动,被压制的很辛苦。他是做梦都想能有一个占据上风的机会,如今只需要将这一路晋军困在境域之中,便等于给枋头的敌军制造了一个不得不就的目标。

  只要敌人的目的变得确凿起来,其举止应对便有迹可循,对于这个送到手能够戳痛敌军命门的机会,麻秋自然不会错过。

  他倒想看一看枋头的谢艾还有什么手段来接应抢救这一批袍泽,一旦被他把握住机会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所得又远胜过仅仅只是解决掉这一路晋军。

  第1351章 救援之计

  麻秋虽然将整个邺地防线经营的颇为扎实,但也谈不上是水泼不透、禁绝南北,特别是小规模的游骑斥候往来,只要小心一些,仍能通行无碍。

  特别是枋头谢艾最近这两年于军务上虽然乏甚兴创,但却加重了抚慰的力度,哪怕是在羯国经营的防线背后,都不乏晋胡民众愿意充当王师耳目。

  正因为有着这样翔实周密的情报网络,谢艾才能每每料敌先机,抓住敌军露出的破绽而予以针对性的打击。

  否则就算枋头王师实力要远胜过邺地的羯军,但也不可能常年整部的待战不懈,这对人力、钱粮的损耗都太大,会令枋头成为一个销金的无底洞,战略上的优势也将会因为太过高昂的损耗而被消弭得聊胜于无。

  更何况,此前西线战事吃紧,中原各部都有抽调,与枋头互为依存的河内韩晃所部此前也回撤防守河洛。

  当时枋头的兵力已经落后邺地羯军良多,而且来自行台的援助也有所削减,但就算如此,谢艾仍然没给邺地的麻秋以可乘之机、有什么逆转局势的举动,始终维持着一种压制的状态。这当中诸多高超手段难以细数,而来自情报上的支持则绝对居功至伟。

  所以在奋武信使还没有到达枋头传信求援之前,谢艾已经先一步知晓奋武今次北行种种。而在刚刚收到这一消息的时候,谢艾整个人都是神采飞扬,忍不住击掌赞叹:“江东幼狮,诚是壮哉!”

  奋武军此功,的确值得夸耀,以不足三千的微弱之众,直扑敌国腹心乃至于攻破都邑宫禁,擒捉诸多宗亲贵眷,满载而归!此等功事,无论是永嘉之后乃至于永嘉之前,甚至于中朝一统、结束三国乱世的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如此夸张的战例!

  而谢艾所以闻讯展颜乃至于激动得有几分变色,还有一点则就是这件事足可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能够推动王师之后经略河北的步伐有实质性的突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