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7章(1 / 2)
之后李炳又明确告诉薛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河东军的磨练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想要寄望于乡土之内有什么脱胎换骨的改变,还是有些不切实际,沿途其他各路王师也会援助帮忙,至于他这里能够提供的支援还是有限。
李炳今次北进,名义上是率众万余,但实际上只有两军六千的军众。
潼关虽然有守卒三万余众,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都是屯田兵兼劳役,真正可用的战力不足两万人,刨除戍守一些险要关隘并郡境防寇剿匪所需,一旦发生大的战事,能够紧急调用的不过五军之数。
所以如此夸大,还是要借由河东消息传播快的缘故,给潜在的敌人以误导,让他们不敢抓住当下这个空门而有妄动。在中原水军西调抵达河东之前,此境的防备力量是极为虚弱的。
为了表示对薛涛的重视,李炳倒也不介意透露他接手河东防务之后将要做的调整,那就是不再缩紧于汾水一线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在极短的时间内于平阳和河东之间,人为的制造出一条无人地带,凡此线路之内,生民内迁,胡寇杀绝!
第1297章 平阳贼踪
虽然对于之后的河东防戍早有成竹定计在胸,但李炳也并没有在入境之后便即刻发动起来。如今的河东,作为勾连盘活整个西线战略的枢纽要地,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特别是在细节上要有一个十足的把握做到极致。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炳也并没有留在蒲坂大营,离营而出直往河东更内部的项背之地进行巡视。
薛涛因为要忙于河东军府整编的问题,抽不出身来亲自相陪,便安排一名军府将主、同时也是他的族弟薛良陪同前往。
至于河东太守府方面,太守柳仕对于李炳的到来也不敢怠慢,虽然文武不相统御,可是李炳之后的军事行动对于河东的整体气氛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彼此间也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便派遣郡府主簿马行之出面陪同李炳,同时将太守府一些诉求详作倾诉。
河东与平阳之间,其西以汾水为界,在南则就是河东薛氏乡籍所在的汾阴,在北则是平阳郡皮氏县。两地之间台塬相接,而汾阴也可以说是河东的北大门。
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汾阴薛氏在旧年的河东乡土秩序中是颇受排挤的。汾阴虽然地在汾、河交汇所在,但言及津要之处,却远不及下游的风陵渡等大渡口。黄河上游横流直切龙门壶口而下,两侧除了山岭、高塬之外,还有着大片的滩涂,这都制约了津渡的发展。
自汾阴再往南是一片山峦丘陵,往东同样有稷山横阻,翻过这两片山岭,才是河东真正精华所在的腹心,河东裴氏乡土所在的闻喜、卫氏乡土所在的安邑俱在其东,河东柳氏所在的解县则在其南,独独将汾阴定在了西北的角落。
如果不是因为有着汾水这一条天然的界限,汾阴划入平阳郡看起来倒是比较合适,与河东薛氏旧年在乡土尴尬处境倒是不乏类似。
至于河东的东境,则有王屋山作为屏障。所谓山河表里,从大的角度去做类比,河东这一地地势倒与整个并州不乏类似,拥山环水,据势而险。
↑返回顶部↑
李炳今次北进,名义上是率众万余,但实际上只有两军六千的军众。
潼关虽然有守卒三万余众,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都是屯田兵兼劳役,真正可用的战力不足两万人,刨除戍守一些险要关隘并郡境防寇剿匪所需,一旦发生大的战事,能够紧急调用的不过五军之数。
所以如此夸大,还是要借由河东消息传播快的缘故,给潜在的敌人以误导,让他们不敢抓住当下这个空门而有妄动。在中原水军西调抵达河东之前,此境的防备力量是极为虚弱的。
为了表示对薛涛的重视,李炳倒也不介意透露他接手河东防务之后将要做的调整,那就是不再缩紧于汾水一线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在极短的时间内于平阳和河东之间,人为的制造出一条无人地带,凡此线路之内,生民内迁,胡寇杀绝!
第1297章 平阳贼踪
虽然对于之后的河东防戍早有成竹定计在胸,但李炳也并没有在入境之后便即刻发动起来。如今的河东,作为勾连盘活整个西线战略的枢纽要地,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特别是在细节上要有一个十足的把握做到极致。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炳也并没有留在蒲坂大营,离营而出直往河东更内部的项背之地进行巡视。
薛涛因为要忙于河东军府整编的问题,抽不出身来亲自相陪,便安排一名军府将主、同时也是他的族弟薛良陪同前往。
至于河东太守府方面,太守柳仕对于李炳的到来也不敢怠慢,虽然文武不相统御,可是李炳之后的军事行动对于河东的整体气氛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彼此间也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便派遣郡府主簿马行之出面陪同李炳,同时将太守府一些诉求详作倾诉。
河东与平阳之间,其西以汾水为界,在南则就是河东薛氏乡籍所在的汾阴,在北则是平阳郡皮氏县。两地之间台塬相接,而汾阴也可以说是河东的北大门。
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汾阴薛氏在旧年的河东乡土秩序中是颇受排挤的。汾阴虽然地在汾、河交汇所在,但言及津要之处,却远不及下游的风陵渡等大渡口。黄河上游横流直切龙门壶口而下,两侧除了山岭、高塬之外,还有着大片的滩涂,这都制约了津渡的发展。
自汾阴再往南是一片山峦丘陵,往东同样有稷山横阻,翻过这两片山岭,才是河东真正精华所在的腹心,河东裴氏乡土所在的闻喜、卫氏乡土所在的安邑俱在其东,河东柳氏所在的解县则在其南,独独将汾阴定在了西北的角落。
如果不是因为有着汾水这一条天然的界限,汾阴划入平阳郡看起来倒是比较合适,与河东薛氏旧年在乡土尴尬处境倒是不乏类似。
至于河东的东境,则有王屋山作为屏障。所谓山河表里,从大的角度去做类比,河东这一地地势倒与整个并州不乏类似,拥山环水,据势而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