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下都督府似亢实虚,我也不是避劳,不过在未有计划定章之前,也实在不宜过早接触江东人家。毕竟眼下所许,唯有愿景而已,却要换人实际财货。若是不能切合实际,动人心魄,不如不谈。”

  沈哲子在讲述了一下自己大概计划之后,又对杜赫说道。其实他本心里,也是想偷闲几日,好好陪伴一下妻儿。

  杜赫闻言后便点头认可,这种事的确是焦急不得,没有准备的急躁,只是更加暴露出都督府眼下的虚弱并慌不择食,届时反倒有可能演变成饮鸩止渴,埋下长患。

  “今次入镇庆贺各家名单并内情,稍后我会让人仔细梳理,编辑成册,稍后呈于大都督案上,再作详议。”

  讲到这里,杜赫又变得乐观起来,笑语道:“如今中原精华所在俱在都督府掌握之内,大凡时流稍具远望,是绝对不可能错过这一次的良机。至于大都督属意江州门户,这也切合实际。民力可用,民力须防,早前大军出动,便有往来汝南商市门户常至府下喧哗,唯恐害其物利。若非大都督于北捷报频传,府下事务只怕更加艰难。”

  沈哲子闻言后便冷笑一声,他倒不是觉得时人都该围绕他来打转,人皆有谋私之心,这一点无可厚非。但若仅仅只想承担好处却又不想承担风险,天下哪有这种好事!引入更多合作对象,使他们彼此之间相互竞争,自己才好稳居中央。

  以往为了节省精力,除了根基深厚的吴中之外,对于其他地方乡宗民户,沈哲子都是采取抓大放小。可是如今摊子更大了,外患也不成威胁,沈哲子便打算引入更多中小门户。

  这些人家或不具备远埠通商的力量,但沈哲子大可以鼎仓所掌握的物流通道、人力资源等加以分享。让这些中小门户寄于鼎仓这个平台各自得利的同时,也能更加刺激江东民间活力。

  这些事情谈论一番后,杜赫又皱眉说道:“早前府下受诏,苑中示意都督府准备迎接淮南王入镇事宜,未知大都督是何想法?”

  第0973章 大日普照

  淮南王将要入镇,沈哲子昨夜已经从公主那里几封家信中得知,不过那信里还是商量的口吻,可是听杜赫这么说,原来都督府已经收到了确凿的诏令通知。可见皇太后心意已决,已经不容更改。

  沈哲子一时间也是不知该要好笑还是该要愤怒,稍作沉吟后才说道:“且由他来,不必理会。”

  “不必理会?”

  杜赫听到这话,难免有些无法理解,严格说来,整个淮南郡都算是淮南王的封国,而淮南王作为皇帝的嫡亲兄弟,又是江东一众宗王中身份最为显重者。

  如此二者加持,可以想见淮南王的到来,一定会给淮南乃至于整个江北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又怎么能够做到“不必理会”?是要完全无视,冷待淮南王的到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