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哲子一直抱臂聆听众将讨论,待到众人都已经没有了陈词,才提起笔来,在灵昌津位置上重点作标:“各营保持基本警戒,集中防守灵昌,余处若有敌踪,举火为号,退保酸枣。”

  众人闻言后,俱都望向都督,想要听取都督选择灵昌的理由。在他们看来,这三个渡口都是最有可能的地点,实在难作取舍。都督择之如此笃定,想必应是考虑到他们没有意识到的理由。

  “灵昌啊……”

  沈哲子抛下毛笔,感慨说道。余者听到这话,俱都有些茫然,他们自然知道此处名何,但这跟选择此处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在沉思片刻之后,还是有人反应过来,笑着说道:“若真择此以攻,这贼将田尼心志倒是不小。”

  第0908章 王者之津

  汲郡的兵马集结很快,当然这也是跟环境有关,羯国的大乱令得原本就粗定的秩序再次荡然无存,退回到弱肉强食的野性中。

  襄国、邺城本来就是羯国的核心地区,大量生民被圈禁于此,许多晋人豪宗、杂胡酋帅趁势而起,大肆侵吞荫庇生民,形成一个个实力大小不一的军头。

  但这些军头们胃口也并非全无止境,毕竟想要鲸吞蚁民也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乡土所得有限,又不敢放弃根基远掠于外。

  所以如今石堪所统治的魏郡、汲郡等地,就好像后世生态失衡的鱼塘,大量生民被圈禁于此,军头林立形成栅栏。胡汉军头们竭尽所能的征集丁壮组成军队,再反过头来用军队更加残酷的压榨生民,汲取血肉养分。

  他们把持这一方水土作威作福,看似强大无比,实则内心充满了危机感,彼此互相牵制。明知道外面有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但是担心自己一旦用兵于外,原本的根基就会被别的军头瓜分吞食,而石堪作为名义上的首领,又没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以至于演变成为一个画地为牢的死结。

  田尼拥兵近万众,即便有无威信,都是汲郡最大的一股势力,余者尚有丁零、匈奴并晋人中一些豪宗,虽然各自拥众相加起来还要胜过田尼,但他们各自本身便内斗不已,单独力量又完全不及田尼强大。

  譬如此前汲郡北部丁零人腾氏势大一时,带甲数千,制民万数户,乃是郡中最大势力,是原本的汲郡太守。后来田尼入郡,联结郡中诸多军头群起攻之,才将腾氏压制,将其领地部众划给丁零人另一部翟氏。

  如今郡中军头虽多,强则数千众,少则数百,并无独大一方,彼此之间也诸多纷争。兼之田尼其人暴虐残忍,各方供奉稍有不顺便择出一两家来满门屠尽。因此当田尼下令召集兵众物用时,各方也都尽力满足,不敢拖延。

  但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有人倒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