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1 / 2)
永嘉之后,中原之地战乱频频,河道陂埭年久失修。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陈光乱军也是有意借助这样的地形以求内固,因此更加剧了这一片区域的水患。到了现在,甚至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可供出入。单单在雍丘周围,便有黄泽、白洋陂、下雍泽、高氏陂等大大小小十数个沼泽滩地。
淮南军今次大举北上,是务求铲除内患于一役,尽管此处地势复杂,也绝不半途而废,以田景、蹇宁、季弘、段契等数员战将共统五千战卒入剿乱军。后续则有韩晃统率七千步骑为后继,势要将乱军彻底扫灭。
都督府对于此战可谓极为重视,单单沈哲子直领的胜武军便投入三千军力。新建的胜武军绝不只是装备精良,成员乃是诸军之中择优而录,不独结阵冲杀势不可挡,单兵作战能力也极强。
五月中旬,各军正式从雍丘西南位置的高氏陂向集结在雍丘的乱军发起进攻。可是这一战进行的却是极为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淮南军成军以来罕见败绩。战斗还未开始,便接连发生了失期、迷途以及被全歼的恶性事件。
其中一路统兵者乃是老将季弘,原本负责攻下高氏陂中一片坚地高氏堡,结果却在行军途中误入陷阱,近千兵卒几乎被乱军全歼,而季弘也于此役战死。
虽然后续淮南军还是顺利拿下了高氏堡,但原因则是乱军主动放弃,淮南军近乎白捡了这一座坞壁。而且由于后补不继,兼之雍丘乱军坚壁清野,深入之淮南军只能后撤,在陈留故城南面结下营垒,在此与乱军展开对峙。
雍丘这一战虽然不能说全无所获,但也给势头锐猛的淮南军敲了一击警钟,尤其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居然发生部伍险被全歼、战将被围杀至死的恶性事件,也令参战诸将羞愤欲死。
如此战报送至许昌,也令沈哲子感触颇深,他虽然自认为已经给予陈光乱军以足够重视,但其实还是重视不足。因为有了此前成功平灭刘徵乱军的经历,所以在沈哲子看来解决陈光也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这种心态落在军事上面,便就难免会有些操之过急。
战事进展到如今,淮南军的战略可谓是已经完全明朗,封锁西面的洛阳,扫灭河南的内患。以往在他看来,盘踞在陈留的陈光乱军不过是疥癣之疾,所以在细节方面并不过分重视。
此前虽然一直保持着对陈光乱军的围堵打压,但事实上他在豫南所推行的一系列态度强硬的政令还是给陈光提供了壮大自身的机会。
这一点在拔除陈留外围据点的时候,其实便有端倪露出。陈留境中人口密度之大,远远超过了此前的淮南、汝南等地。换言之,许多不服他在豫南所施行政令的乡宗门户,几乎尽数向北投靠了陈光。以至于如今的陈光已经虬结成为一个顽实的毒瘤,就算是外侵性不足,但其部盘踞在这里广拥人众,也实在不是能够一鼓扫灭的对手。
这一方面的局部战争进展不顺利,对于后续战事会造成连锁的恶劣影响。首先便是陈留这个弹丸之地牵制了淮南军一万多的一线作战部队,钱粮方面便是一个极大的损耗。而且陈光乱军顽抗态度表明,即便是解决了乱军的战斗力,后续再镇抚消化那些乱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便是由于乱军的存在,等于梗在淮南军和徐州军之间的一根硬骨,让两军不能通过黄河这一水道顺畅连接。而这一点,便直接影响到了沈哲子的后续作战计划。
淮南军今年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主要目的自然不可能会是陈光和刘徵这两部苟延残喘的乱军,甚至都不是洛阳的桃豹。沈哲子的假想敌一直就是手拥重兵、盘踞在河北邺城的石堪。
无论是与徐州军联合剿灭刘徵,还是淮南军围剿陈光,包括后续两镇联军扫荡河南,其实都是在为了稍后与石堪大战而清理战场。
↑返回顶部↑
淮南军今次大举北上,是务求铲除内患于一役,尽管此处地势复杂,也绝不半途而废,以田景、蹇宁、季弘、段契等数员战将共统五千战卒入剿乱军。后续则有韩晃统率七千步骑为后继,势要将乱军彻底扫灭。
都督府对于此战可谓极为重视,单单沈哲子直领的胜武军便投入三千军力。新建的胜武军绝不只是装备精良,成员乃是诸军之中择优而录,不独结阵冲杀势不可挡,单兵作战能力也极强。
五月中旬,各军正式从雍丘西南位置的高氏陂向集结在雍丘的乱军发起进攻。可是这一战进行的却是极为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淮南军成军以来罕见败绩。战斗还未开始,便接连发生了失期、迷途以及被全歼的恶性事件。
其中一路统兵者乃是老将季弘,原本负责攻下高氏陂中一片坚地高氏堡,结果却在行军途中误入陷阱,近千兵卒几乎被乱军全歼,而季弘也于此役战死。
虽然后续淮南军还是顺利拿下了高氏堡,但原因则是乱军主动放弃,淮南军近乎白捡了这一座坞壁。而且由于后补不继,兼之雍丘乱军坚壁清野,深入之淮南军只能后撤,在陈留故城南面结下营垒,在此与乱军展开对峙。
雍丘这一战虽然不能说全无所获,但也给势头锐猛的淮南军敲了一击警钟,尤其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居然发生部伍险被全歼、战将被围杀至死的恶性事件,也令参战诸将羞愤欲死。
如此战报送至许昌,也令沈哲子感触颇深,他虽然自认为已经给予陈光乱军以足够重视,但其实还是重视不足。因为有了此前成功平灭刘徵乱军的经历,所以在沈哲子看来解决陈光也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这种心态落在军事上面,便就难免会有些操之过急。
战事进展到如今,淮南军的战略可谓是已经完全明朗,封锁西面的洛阳,扫灭河南的内患。以往在他看来,盘踞在陈留的陈光乱军不过是疥癣之疾,所以在细节方面并不过分重视。
此前虽然一直保持着对陈光乱军的围堵打压,但事实上他在豫南所推行的一系列态度强硬的政令还是给陈光提供了壮大自身的机会。
这一点在拔除陈留外围据点的时候,其实便有端倪露出。陈留境中人口密度之大,远远超过了此前的淮南、汝南等地。换言之,许多不服他在豫南所施行政令的乡宗门户,几乎尽数向北投靠了陈光。以至于如今的陈光已经虬结成为一个顽实的毒瘤,就算是外侵性不足,但其部盘踞在这里广拥人众,也实在不是能够一鼓扫灭的对手。
这一方面的局部战争进展不顺利,对于后续战事会造成连锁的恶劣影响。首先便是陈留这个弹丸之地牵制了淮南军一万多的一线作战部队,钱粮方面便是一个极大的损耗。而且陈光乱军顽抗态度表明,即便是解决了乱军的战斗力,后续再镇抚消化那些乱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便是由于乱军的存在,等于梗在淮南军和徐州军之间的一根硬骨,让两军不能通过黄河这一水道顺畅连接。而这一点,便直接影响到了沈哲子的后续作战计划。
淮南军今年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主要目的自然不可能会是陈光和刘徵这两部苟延残喘的乱军,甚至都不是洛阳的桃豹。沈哲子的假想敌一直就是手拥重兵、盘踞在河北邺城的石堪。
无论是与徐州军联合剿灭刘徵,还是淮南军围剿陈光,包括后续两镇联军扫荡河南,其实都是在为了稍后与石堪大战而清理战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