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郗鉴听到这话后,脸庞顿时一黑,他本来还以为沈哲子之所以如此态度只是为了多敲诈一些物货,却没想到这小子干脆就是在打他镇中匠人物料的主意!这是打算釜底抽薪,要让徐州军械用日后俱都受制于淮南啊!

  身为方镇首长,怎么能将这么重要的事情完全委于外人!所以郗鉴在听到这一条件后,下意识便要拒绝,只是话到嘴边还是改口道:“若能襄成盛事,自然大善。但此事干系不小,还请容我归镇权衡几日。”

  他是想到此前沈哲子问那一句三千够不够,看起来淮南军已经有了能够大规模提供械用的能力,就算他这里定力十足不为所惑,但是难保镇下那些军头们定力如何!若是淮南军与那些人私下接触,继而开始私底下交易,那么他这个刺史无疑会更被架空!

  这么大的事情,沈哲子也不奢望郗鉴能够马上答应,不过彼此相距反正也不远,来日再多作沟通就是。其实乌江基地对于灌钢法工艺也是刚刚摸索成熟,如今已经打造出的成品仅仅只有三百多具战刀而已,他这里完全就是在拿大话去诈郗鉴。

  灌钢法工艺就在于能够简化工艺,快速普及,如果抱在怀里敝帚自珍,便等于放弃这一工艺的最大意义所在。沈哲子不能控制工艺流传,但他却能控制工匠人身。不独徐州这里,等到明年如果荆州军抵达南阳,与淮南取得实际联系后,他也要将荆州的冶铸工匠搜刮一番,在淮南建立起此世最为庞大的军工基地!

  第0816章 梁郡公

  郗鉴在淮南待了两日,了解更多关于开辟海路运输的事宜,顺便又旁敲侧击向沈哲子打听更多那些上等军械的事情,约定来日再作深谈之后,而后才心事重重返回如今的镇所盱眙。

  接下来沈哲子也难闲暇起来,镇中并未因为年关将近而变得清静。首先是此前驻守淮北豫南几郡的军队分批撤回镇中,进行为时两个多月的休养并整军。如此一来,淮南在江北驻军便只有沈牧所部三千步卒并两千骑兵。

  之所以要将沈牧丢在外边不召回,沈哲子也是担心这个家门败类若是归镇,还不知要引得多少乡宗人家蠢蠢欲动,争相献女。当然,摆在外边虽然也不放心,但毕竟是身在戎旅有所限制,他相信沈牧也不敢放浪形骸。他这个堂兄从军时间比他还要久,这方面轻重还是能拎得清。

  如今淮南军整体军力在五万之间,而在正式大规模扩军之前,沈哲子先做的则是裁军。这五万甲士,虽然都可以说是参加过今次与奴国的大战,但是参与度却不尽相同,所以兵员水准也是参差不齐。淮南整军的第一步,沈哲子打算将原本的五万甲士压缩到三万之众,如此一来,这三万人便可以保证精锐水准的战斗力,也是未来淮南军北伐的主力作战部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