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祖约虽然在奴军中一直都是被软禁散置的状态,没有什么实际权柄,但是因为常年坐镇豫南,每每有事,石虎还是多要垂询他的意见,简直就相当于一个高级军事参谋间谍。由他所提供的情报,不只每多机密,而且还更具针对性和概括性。

  在这份情报中,辛宾也直言消息来源,并且详述了祖约其人北投后际遇种种。至于这些消息究竟是否可信,则就交由沈哲子自己取舍判断了。

  第0734章 大防于内

  沈哲子手捧这一份情报,前前后后仔细阅览数遍,其中认为有价值、可利用的俱都重笔圈注,或是摘录下来转抄别处,神态专注无比,精神不乏亢奋,直至天亮尚是了无倦意。

  过江之后,他的作息便彻底变得紊乱起来,忙碌起来夜以继日、三餐不继都是常事。得益于早前数年在江东的调养后补,身体早已经变得强健起来,再不复往年连日奔波便大病一场的虚弱,虽不至于勇冠三军,但类似的忙碌对他而言已经不成负担。

  当了解到祖约北投之后种种,沈哲子也是不乏感慨。对于祖约这个人,他并没有什么直接接触,即便有所了解,也都是旁人口中听来,因其人之逆举,这些评论难免夹杂着一些偏见和轻蔑。所以,沈哲子也就无从客观的去了解祖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身在江东这个时局浮沉已久,沈哲子越发能感受到时人的纠结和矛盾,评价一个人如何越来越少用善恶这种简单的标准去划分。包括他自己,如今扪心自问,也实在谈不上一个好人或是纯臣。

  抛开祖约最后的逆举不提,时人对祖约最大的诟病便是不能团结于众,其兄所留下的基业在其手中丢掉大半,以此论证其人无能。但事实上,祖逖所面对的局面和祖约截然不同,祖逖北伐之际,中原之地尚是一片混乱,石勒也还只是一个跟在汉赵屁股后面打工的马仔,有大把可供合纵连横的机会,正是英雄人物机遇所在。

  但事实上,早在祖逖生前,中原形势便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早前数年,汉国外戚靳准祸乱于内,大杀刘渊后代,石勒率众攻入汉国首都平阳,降附者众多,实力得以大大增长。虽然尚有刘曜将国号改为赵,关中立国,但对于石勒已经没有了制衡之力。而后石勒又四处出击,破段氏,败邵续,河北之地尽为所有,已经大成气候。

  所以,河南之地得而复失,还是要放在整个大环境变化去讨论,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祖约一人有无能力。在那样的形势下,祖约作为继任者想要维持住局面,就要表现出比其兄还要强得多的能力和手腕,可惜他没有。

  沈哲子这么想,也只是就事论事,不是在为祖约洗地,彼此之间也无那种交情。他只是想更客观的看待其人,从而判断猜度辛宾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祖约这么做究竟是为了怎样目的,还有他所提供的情报究竟可不可信。

  一人计短,沈哲子也担心自己判断有误,眼见天色已经大亮,便让人去将杜赫、沈牧等亲信之人请来,同时将有关于祖约所提供的奴军情报传示给他们。

  这几人在得知祖约北投处境后,也是不免唏嘘,不乏幸灾乐祸:“此人旧治淮南,也是方伯之尊,可惜逆心难处,自取恶果,北投之后竟落得如此田地,败尽祖镇西半生威名伟业,也是让人惋惜又痛恨!”

  因有庾曼之在场,沈哲子倒不好讨论庾亮执政得失,制止了众人那些无聊感慨,只是说道:“此一份信报,多言奴军虚实内情,其中多半都是祖士少所言,真假尚是难辨,诸位也不妨各抒己见。”

  杜赫近来多为钱粮困扰,情报到手后首先关注的便是奴军各项军备情况,待见奴军各部多达千数万斛积谷资用,不免啧啧有声:“如此厚积,还不知是榨取多少生民血肉!石季龙此来,莫非是打算长据以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