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2 / 2)
只是这一列队,则更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几无阵型可言,整个校场上就是一簇一簇的杂草一般,每一名家兵义从都紧紧站在自家郎主身畔。那忠心护主的架势,让人怀疑军令对他们而言究竟有没有作用。
待到众人俱都肃静下来,沈哲子才登上高台,先是笑言勉励几句,然后才示意选拔招募正式开始。
校场上自有石锁、箭垛、甲盾等诸多器物,用作考校体能。随着沈哲子一声令下,这些人便也都动起来,各拣自己所擅长的方面表现。
有人则认为那些武夫技艺不足彰显其能,直接行至沈哲子面前,请驸马观看其人用家兵部众派兵演阵。又或者将自己批注历代兵书心得呈交上来,乃至于有人当场就指点沈哲子该要依于寿春重镇展开怎样的北伐战略战术。
到最后,已经少有人再去触碰那些武技械用,一个个凑在沈哲子面前,力陈自己的三年收复洛阳、五年攻破襄国等等战略构想。
沈哲子一直作认真倾听状,不时因某人某一个精妙战术思路而拍案叫绝。能为如此构想的人,压根不是来从低做起的,更有一种要将沈哲子取而代之的气概。虽然没有明言,但那种挥斥方遒的气概,实在是让人心折。
第0695章 江北兵动
沈哲子眼下也算是一方军帅,主持指挥过数场战事且战绩不俗,但至今不敢称知兵。在许多军务细节上,都还要像麾下一众宿将请教。
至于围绕在他身边这一众世家子弟们,大多连正式的军旅经验都无,即便夸夸其谈,也都流于纸上谈兵。许多自以为高妙的计策,根本就没有施行的可能,多有荒诞不经之谈。
沈哲子认真倾听的姿态虽然水分颇大,但也并不觉得此事有多好笑。这世上最好笑的事情,莫过于胡虏肆虐中原,王业偏安一隅,高位者却能假作天下无事,终日袖手空谈玄虚神仙之说。
执迷玄虚、蔑视武功,积弊已久的世风,并不能靠区区几场胜仗就能扭转。眼下这些年轻人们勇谈武事,难免还带着一些虚亢的味道。但谁也说不准,未来这种虚亢夸武的风气为否转变成为切实可用、昂扬向上的尚武精神。 ↑返回顶部↑
待到众人俱都肃静下来,沈哲子才登上高台,先是笑言勉励几句,然后才示意选拔招募正式开始。
校场上自有石锁、箭垛、甲盾等诸多器物,用作考校体能。随着沈哲子一声令下,这些人便也都动起来,各拣自己所擅长的方面表现。
有人则认为那些武夫技艺不足彰显其能,直接行至沈哲子面前,请驸马观看其人用家兵部众派兵演阵。又或者将自己批注历代兵书心得呈交上来,乃至于有人当场就指点沈哲子该要依于寿春重镇展开怎样的北伐战略战术。
到最后,已经少有人再去触碰那些武技械用,一个个凑在沈哲子面前,力陈自己的三年收复洛阳、五年攻破襄国等等战略构想。
沈哲子一直作认真倾听状,不时因某人某一个精妙战术思路而拍案叫绝。能为如此构想的人,压根不是来从低做起的,更有一种要将沈哲子取而代之的气概。虽然没有明言,但那种挥斥方遒的气概,实在是让人心折。
第0695章 江北兵动
沈哲子眼下也算是一方军帅,主持指挥过数场战事且战绩不俗,但至今不敢称知兵。在许多军务细节上,都还要像麾下一众宿将请教。
至于围绕在他身边这一众世家子弟们,大多连正式的军旅经验都无,即便夸夸其谈,也都流于纸上谈兵。许多自以为高妙的计策,根本就没有施行的可能,多有荒诞不经之谈。
沈哲子认真倾听的姿态虽然水分颇大,但也并不觉得此事有多好笑。这世上最好笑的事情,莫过于胡虏肆虐中原,王业偏安一隅,高位者却能假作天下无事,终日袖手空谈玄虚神仙之说。
执迷玄虚、蔑视武功,积弊已久的世风,并不能靠区区几场胜仗就能扭转。眼下这些年轻人们勇谈武事,难免还带着一些虚亢的味道。但谁也说不准,未来这种虚亢夸武的风气为否转变成为切实可用、昂扬向上的尚武精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