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1 / 3)
解决宗王之患后,下一步便是要解决历阳。若能取得历阳西藩之地,便可与江州温峤连成一片,对荆州形成强有力的震慑钳制。等到这一切完成,庾亮心中所存已久的夙愿便要提上日程,那就是集结力量,准备北伐!
沈家借他家之势,他又何尝不是在借沈家之资?事情一桩桩解决之后,打开的方便之门必然要逐步合拢,一点一点将沈家由京口排挤出去。对此庾亮充满信心,且不说沈家原本就是南人门户,单单等他逐步解除各方隐患、权归中枢之后,便已经不是沈家能够抗衡!
解决西藩之后,将沈家在京口的势力排挤出去,而后下一步,庾亮便打算将沈充移镇,安置在他最初便有所设想的历阳西藩。看似历阳苏峻刚去,沈充又来,对京畿形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但沈充在西藩的威胁,较之苏峻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西藩也绝非庾亮给沈充准备的最终归处,不过只是一个过渡。
其实眼见沈充在会稽扎根越深,庾亮心中已是充满警惕。早先是没有抽出手来,一旦有了从容布置的余地,哪怕用强,他也一定要将沈充搬离会稽!
当然,这一个想法仍是只存在庾亮心内,在历阳苏峻没有解决之前,绝对不会流露出来。
第0274章 天子奇趣
房间中,沈哲子脸色沉凝,手持一柄玉如意,拨弄着火盆中摇曳的火苗。
信是老爹着他三叔沈宏送来,叮嘱他要密室独览,勿示于人。至于信里的内容,经过最初的惊诧后,沈哲子心情也渐归平淡,继而开始思忖自己的诸多布置要如何做出调整。
虽然明知历阳兵祸未远,但围绕这一事件,沈哲子所做的布置主要还是打个擦边球,并不打算过早的涉入到时局中央。
一方面是自家底蕴未算足够,中枢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并不足深刻介入以瓜分利润。另一方面则是南北的隔阂在时下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他家就算在侨门中已经打开一些局面,但其中作为侨门中坚力量的青徐籍侨人,仍是紧密的团结在琅琊王氏周围,只是因为豫州侨门的牵制,才没有对沈家形成有力的打压。
但其实内心里,沈哲子是有些不甘的,如果未来时局没有太大变故,那么苏峻之乱乃是他家近期唯一能够获得实质性跃升的机会,若是不能利用最尽,则未免太过可惜。他内心里,其实是打算再拼一场。
老爹信末力劝沈哲子归乡,而沈哲子早先的想法也是退居曲阿,坐观京畿时局变化,趁机渔利。但是现在,他的心态却有了有些转变,他不打算离都,而是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待在最中枢的位置,抢占一个于他家而言、于他的北伐夙愿而言至关重要的先机!
一旦有了这样一个决定,早先的诸多布置都要做出些许调整。他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随时准备孤注一掷的亡命赌徒,尤其当他所能掌握和影响的人与资源越来越多时,心中更是时刻都有一个求稳的底线。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没有果敢进取的勇气,他并不信奉强逞匹夫意气的舍命相搏,而是希望能在拼搏之前有一个缜密的方案并几个备案,哪怕只能增加一线胜机,这些准备都不是无用之功。
在房间中枯坐良久,那火苗已经熄灭,灰烬都已散落开,沈哲子才长身而起,推门行出。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他都不会有太多悠闲。
↑返回顶部↑
沈家借他家之势,他又何尝不是在借沈家之资?事情一桩桩解决之后,打开的方便之门必然要逐步合拢,一点一点将沈家由京口排挤出去。对此庾亮充满信心,且不说沈家原本就是南人门户,单单等他逐步解除各方隐患、权归中枢之后,便已经不是沈家能够抗衡!
解决西藩之后,将沈家在京口的势力排挤出去,而后下一步,庾亮便打算将沈充移镇,安置在他最初便有所设想的历阳西藩。看似历阳苏峻刚去,沈充又来,对京畿形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但沈充在西藩的威胁,较之苏峻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西藩也绝非庾亮给沈充准备的最终归处,不过只是一个过渡。
其实眼见沈充在会稽扎根越深,庾亮心中已是充满警惕。早先是没有抽出手来,一旦有了从容布置的余地,哪怕用强,他也一定要将沈充搬离会稽!
当然,这一个想法仍是只存在庾亮心内,在历阳苏峻没有解决之前,绝对不会流露出来。
第0274章 天子奇趣
房间中,沈哲子脸色沉凝,手持一柄玉如意,拨弄着火盆中摇曳的火苗。
信是老爹着他三叔沈宏送来,叮嘱他要密室独览,勿示于人。至于信里的内容,经过最初的惊诧后,沈哲子心情也渐归平淡,继而开始思忖自己的诸多布置要如何做出调整。
虽然明知历阳兵祸未远,但围绕这一事件,沈哲子所做的布置主要还是打个擦边球,并不打算过早的涉入到时局中央。
一方面是自家底蕴未算足够,中枢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并不足深刻介入以瓜分利润。另一方面则是南北的隔阂在时下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他家就算在侨门中已经打开一些局面,但其中作为侨门中坚力量的青徐籍侨人,仍是紧密的团结在琅琊王氏周围,只是因为豫州侨门的牵制,才没有对沈家形成有力的打压。
但其实内心里,沈哲子是有些不甘的,如果未来时局没有太大变故,那么苏峻之乱乃是他家近期唯一能够获得实质性跃升的机会,若是不能利用最尽,则未免太过可惜。他内心里,其实是打算再拼一场。
老爹信末力劝沈哲子归乡,而沈哲子早先的想法也是退居曲阿,坐观京畿时局变化,趁机渔利。但是现在,他的心态却有了有些转变,他不打算离都,而是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待在最中枢的位置,抢占一个于他家而言、于他的北伐夙愿而言至关重要的先机!
一旦有了这样一个决定,早先的诸多布置都要做出些许调整。他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随时准备孤注一掷的亡命赌徒,尤其当他所能掌握和影响的人与资源越来越多时,心中更是时刻都有一个求稳的底线。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没有果敢进取的勇气,他并不信奉强逞匹夫意气的舍命相搏,而是希望能在拼搏之前有一个缜密的方案并几个备案,哪怕只能增加一线胜机,这些准备都不是无用之功。
在房间中枯坐良久,那火苗已经熄灭,灰烬都已散落开,沈哲子才长身而起,推门行出。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他都不会有太多悠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