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家华游江东时,岂知沈氏为谁?骤起者不免骤亡,我又何惧之有!”

  听到兄长言辞中对沈氏不乏推许,陆玩心中更是不忿,他对沈氏之积怨,还要追溯到早年共事于王敦之时。王敦这悖逆之辈,目量甚浅,礼遇沈充反甚于待他,已经让陆玩颇为不满。事后沈氏竟然妄想鼓动他担任宣城内史,这更加重了陆玩对沈家的怨望。

  然而看到兄长脸色又渐渐沉下来,陆玩只能讪讪坐下,低语道:“我亦不屑人前论此。”

  第0233章 人幸有情

  沈家奔丧队伍直向京口,在京口捎上了庾条。

  趁着在京口稍作停顿的时候,沈哲子又抓紧时间与钱凤谈一谈更往后的布置。

  钱凤虽然早听沈充言到皇帝病危之事,但对于皇帝的死,他仍感到几分诧异,语调充满感慨:“大行皇帝可谓晋统难得英主,不意竟是如此猝然而崩,莫非天弃其家?冥冥之意,可知王氏亦非天眷,泉下相见,不知王大将军以何面目拜之?”

  听到钱凤百感交集的语调,沈哲子亦是不乏感触。大行皇帝简直就像是生来为难王家一样,王与马共天下,这国运、家运似乎也纠缠起来,经此绝响之后,便都再无作为,日趋平淡没落。

  彼此对坐感慨一番,沈哲子才又说道:“日后庾氏当国,我家再得从容便不容易。趁此国丧无暇南顾之际,应当早作布置。台中无力钳制我家,可知我今次入都后,再想从容离开也极艰难。届时还需要叔父久居京口,以为呼应。”

  对于沈哲子的看法,钱凤也深以为然。今之会稽,夕之关中,显重之地却被沈家经营的水泼不透,北面吴兴为藩篱,南方广州不足患,西面宣城、江州各有担当,几乎已经脱于罗网之外。无论如何,在日后都会遭到台中针对。

  眼下国丧之际,新皇甫立,局势未有平稳之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地缘上,台中都不可能有大动作围绕会稽展开。那么想要节制会稽,最简单便捷的手段就是留质!

  原本方镇在都中留下质子,只是取一个象征意味。然而沈家则不然,他家大半政治前途都集中在沈哲子和丹阳公主身上,所以根本不必怀疑,台中必然会将这对小夫妻扣押在建康。

  “郎君此去安居都中即可,凤居京口,此地隐爵事宜绝对不会有何闪失。”

  钱凤正色保证,继而又沉吟道:“京口虽然内镇重地,但若都中一旦有急,溯江而上再做呼应太受瞩目,也不容易。最好居近常备一旅劲卒,以供郎君差遣。若真事发猝然,可保郎君与公主快速离都,我于此地策应,旦夕可归吴中。”

  沈哲子听到这话,真是有些讶然。此事他与老爹早有商定,由乡中调兵过于醒目,因而打算在京口招募流民养于公主封邑,由自家亲信统御以备不测。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他这里还没开口,钱凤所虑竟然与他们父子如出一辙,莫非天生反骨者便这么心有灵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