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改嫁死对头 第257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得想办法赚点钱。

  花了两三天功夫,总算是把家整理安定下来,展艾萍带着女儿各种出门买锅碗瓢盆以及别的洗护用品,逐渐把新家填满。

  展艾萍再一次感叹道:“破家值万贯,一搬穷三年。”

  安定下来后,一家子开始适应这边的生活,因为还没有开始工作,夫妻俩就带着两个孩子出门玩,早上六七点起来,这时候的公园热闹,各种大爷大妈们舞剑的,打太极的,应有尽有。

  更多是去爬山的,早上去爬山不要门票钱,赶在六点半前进去,一家子斗志昂扬去爬山,这边的山不算高,跟爬泰山不一样,每天爬上山顶可以成为日常活动,而不是像爬泰山一样,爬上去就要瘫几天。

  爬山的时候,一大堆“啊啊啊”在山上大喊的人,小汤圆姐妹俩特别放肆,一边爬一边喊,在山上再怎么鬼喊鬼叫还没人怪你扰民。

  因为很多人都在喊,回声一阵阵的。

  下了山正好七点多,街面很多米粉铺子,城里大部分人的早餐都是吃米粉,这边的粮食以种水稻为主,气候地理条件天然适合种水稻,百分之八十的粮食产出都是大米。

  这边水热自然条件好,湿热,雨多,有不少“粮仓”大县,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公社生产队都是有大量余粮的,每年不仅能完成粮食征购指标,还能多向国家销售粮食,大米盈余。

  所以这边盛行吃米粉。

  一斤大米能制成两点五斤左右的米粉,一般人早上吃二两米粉,也就是二两大米制成的米粉,差不多有半斤了,买二两米粉,还需要□□票。

  顾晟要吃四两米粉,展艾萍吃二两米粉,三个小家伙分别是一两米粉,而这个时候顾晟每个月的粮票配给三十八斤,展艾萍三十斤,小家伙们分别是十几斤上下的粮票定额。

  像展艾萍这样每天一斤粮票定额的,吃米粉挺划算,因为米粉饱腹感强,可以早上吃二两米粉,晚上吃二两米粉,才用去了四两粮票,还剩个六两粮票,中午也吃不完。

  这个时候的粮食粮票已经开始有盈余了,市面上还悄悄的出现一种不要粮票的议价粮,只是没有放在明面上。

  从这会儿开始,各种票证就开始陆陆续续退出市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