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46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似乎备受鼓舞,他难得有今日这样的好精神,朝一旁唤道:“顾爱卿,上前来同令嫒一处。”

  顾悯淳作为顾世瑜的父亲,今日也在另侧帷幕之后静听,得口谕,他方才出列。刑部的老尚书多年以来手上办过棘手的案子已是无数,昔日同僚也曾过于他手,最终论罪,其人也正身也正,执法从无可旁议之处,自然朝堂之上备受尊重,他也从来严肃冷厉不苟言笑,端而沉着。

  但今日,作为父亲,他却显得有一分老迈,似乎还未从方才女儿的激言壮语中回过神,眼角闪烁一丝难以察觉的泪光,谢恩的声音都是柔和且轻颤的:“老臣多谢圣上垂恩,不以臣女狂悖治罪。”

  “何来狂悖,此乃良言。”皇帝亲自降阶搀扶起拜恩的顾悯淳,温言道,“爱卿之子为国治理一方羁縻,不能尽孝于父母身前,爱卿之女为国培才育德,而卿亦是许国秉律,举家皆为忠义之表率!宣朕口谕,赐顾府‘忠义擎家’匾额,朕要亲自书写!还有,晋顾悯淳为宣和殿学士,再赐银印青绶。”

  说罢,众人无不谢恩盛赞圣德仰照。

  行礼当中,卓慧衡一颗心终于落定。

  自己当日所告知顾世瑜的,不过是道理而已。但顾世瑜融会贯通,在最后的一番陈词里,将“情”“义”相合,互为依托,对手已然制造出了一处高地后,她另辟蹊径,自己再高屋建瓴,一步“情”论一步“义”论,最终将这些言辞全部化作自己的道理,无可辩驳地将此次论述拉升至国之义理的高处,无人能辩驳。

  当真是高论!

  卓慧衡此时已想同顾世瑜浮一大白!

  而此际,皇帝看向顾世瑜道:“你也应得奖赏。朕想了想,朕曾经在你兄长中第之时赐过他青袍,今日朕也赐你一件,你虽未女子之身不能科举,却出言铿锵亦有国士之风,天下无论男子女子,都应当效仿此忠义之志!”

  第214章

  顾世瑜万万没有料到,会有此等出格嘉赏,她抬起头震撼至失语,却越过皇帝,看见太子刘煦在朝她拼命点头,于是她急忙领旨谢恩,一气呵成。

  皇帝仍沉浸在这番议论之中,果然已是忘记输赢,只道:“女学所创之初衷,便是希望天下女子能效仿镇定二公主之明理明义、忠孝于国,今日朕得见一文章能论出许多高见,可见此学之设不愧祖宗。”他说完这话,目光落向在帘幕后的卓思衡,又看向身后一侧的宣仪长公主,“皇妹,你做得好,极好!”

  “臣妹不敢居功,身为宗室女,若能体察圣意,燃镇定二公主所遗星火之光,不负皇恩,便是臣妹毕生所求、竭尽可忠。”

  太子刘煦适时上前递过之前送来的印绶,皇帝接过笑道:“你今日所为,亦是国之公主该当,朕信赏必罚,焉有不赞之理?传旨,封宣仪长公主为襄国宣仪长公主,按镇定二公主之旧例赐同等仪仗恩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