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万元户家的娇软小女儿 第1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欧阳轩没好好读过书,学生时代基本上都是在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他不是那种能耐下性子学习做题的人,对,就是李培那样的,跟他一点儿也不对付。

  所以关于昭君出塞的故事,他也就是在那些地摊上买的野史小说里看过,任凭那些书里把王昭君描写得如何美丽、如何伟大,如何背负着家国大义,他看得都腻味得很。

  也没别的什么,他就是单纯觉得,那些书里一个劲歌功颂德,赞扬这个女人的“牺牲”,甚至把王昭君在异乡因为思乡郁结,郁郁而终都描绘得无比凄美赞颂的样子,怪虚伪的。

  这么喜欢歌颂别人牺牲,那个写书的玩意儿怎么自己不去牺牲牺牲啊?

  台上琵琶的弦音从最开始的悠远哀恸,到铿锵铮鸣,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紧紧吸附在弹琵琶的女孩身上,甚至都没有人注意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舞蹈演员已经上台了。

  直到有人如梦初醒,小声提醒周围的同伴:“哎,别一直看琵琶了,郭雪瑶出来了。”

  “啊?……哦。”他旁边的人傻乎乎地应和,也是这会儿才回过神,却有些恋恋不舍,舍不得把目光从琵琶女孩的身上移开。

  琵琶的弦音随着舞蹈表演里昭君的情绪——哀婉、痛楚、悲咽,决绝……声声变换,时而柔婉时而高亢,现场的所有氛围就被那么一个小小的人,和她怀里那把小小的琵琶带动着,起承转合。

  观众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又下意识地把目光投注在了位置并不显眼的那个琵琶女孩身上,只觉得昭君的一世浮沉,似乎都被少女的琴音演绎尽了。

  民族乐团的人坐在后面,一边演奏一边彼此交换眼神,眼神中都有些惊讶。

  他们没有想到,卢云芬的这个师妹只是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谱子,然后跟他们快速地合了一次,就能在舞台上有这样的完成度,且基本不需要他们刻意去迁就配合琵琶。

  这个演奏水平,居然没进乐团,也是可惜了。

  表演行至酣处,丝竹琵琶声声铮鸣,乐曲激昂,舞蹈也渐入高/潮。

  郭雪瑶一个漂亮的元宝跳一跃而起,她跳的位置刚好离谢免免不远,身着红斗篷的少女正全心投入在激昂的演奏中,无暇他顾。

  舞蹈的一起一落间,带起的风吹落了免免的兜帽,松松绾在脑后的黑发如瀑布一般,随着落下的兜帽一起散落了下来,丝丝缕缕垂落在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