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95年农机厂在谭帅的带领下开始展露头角,十几种农用机械销量猛增,除此之外,生产的柴油发动机和压缩机备受好评,还登上了海城的报纸。

  通过电话,黄立安将报纸上的内容读给黎阳听,然后按照黎阳说的,将报纸保存下来。

  因为黎阳在读书,谭帅少跟他提厂子的事情,只有大的变动说两句,俩人通话时间一般都很半夜,黎阳在电话亭里站着,因为周围的住户都睡觉了,他只能压低声音,有时候说着说着,电话那边就传来了谭帅的呼噜声。

  兼顾着农机厂和物流公司,谭帅的工作十分繁重,每天吃住在工作单位,忙的不可开交。

  黎阳当然清楚他的工作繁重,他分担不了,干着急也没用,只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学期,黎阳他们听课顺畅起来,从中国回到德国的卡尔教授终于刮掉了胡子,英俊的脸庞露出来,不光黎阳,其他同学也都是目瞪口呆。

  新学期,课业依旧繁重,随着逆变器的专利申请成功,黎阳又开始翻译各种刊登出来的技术研究报告。

  这些报告大都是机械和电子技术相关,跟农机厂现在的研究倒是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这些应用技术是他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早点弄清楚,以后能少走很多弯路。

  同时,随着翻译的文献越来越多,黎阳的德语水平也得到了飞快的提升。

  每周末,放假的徐露露会来他们租的小房子,他们几个人把菜收拾好,招呼一声,黎阳从地下室里钻出来,再动手做菜。

  吃饱喝足,徐露露会抽查黎阳的翻译工作,指点出其中的一些错误,黎阳再进行修改,总的来说,准确率越来越高了。

  这东西翻译起来很麻烦,黎阳不是没想过要找徐露露这样的专业人士,但想到费用就打了退堂鼓,决定还是自己加把劲。

  这些文献和期刊大都在图书馆,特别重要的内容,黎阳会把德语原篇复印一遍,然后再翻译,另外一部分则是直接翻译下来,标注好,如果有不对,以后还能再查缺补漏。

  下半年,黎阳在新闻上看到了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开始大规模的应用,逆变器的未来市场十分广阔,他和陈泽默还有徐国华等人展开了讨论,最后黎阳把讨论的结果汇总成了报告,给农机厂的孔国庆打电话先通个气。

  农机厂的新项目很多,逆变器这种并不包括在内,需要在国内先调查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