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第262节(4 / 7)
两个小孩儿一开始时颇为无助, 朝廷百官看他们像看两块大肥肉, 每天想要登门拉拢、与他们结亲人成群结队,当年对他们不甚热情的陈氏族人更是直接入住了这大宅,每天以照顾后辈的名义占着不走。
好在,皇帝陛下对他们二人十分关心,隔上一两月便会召见一次,那些让他们兄弟烦心的事情,在一次向皇帝陛下抱怨之后——当晚,鸠占鹊巢的族人们便全部收拾铺盖滚回了老家,那些看他们年纪小想结亲的低阶官员们,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兄弟两储备好冬菜,便开始为过年迎来送往做准备。
“王叔父家的年礼,宗爷爷家的年礼,还有……”
两兄弟都没有收入,今年省试遗憾落榜,虽然有宅子和长辈的俸禄,但东京城消费也挺高,他们平时需得精打细算,否则那花钱如流水,日子会很难过的。
他们聊着父亲什么时候会回来,他们快二十了,成年礼应由长辈取字。
两人倒没有抱怨父亲长年不在身边,他们都知道父亲当年是被奸臣所伤,小时候爷爷教导了他们做人的道理,后来也知晓爷爷在做一件大事,如今又被陛下看重,这已经是很美好的人生了。
快过年了,也不知爷爷和父亲在辽东过得如何。
他们过得很好,相比于乡下,东京城真的是太繁华了。
……
辽东,辽泽城。
陈行舟这两年是真的忙,做为辽东之主,他就像是定海神针。
一开始,辽东归附大宋时,渤海人和当地辽东女真部都有些不安,担心大宋会如何苛刻重税,不过他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大宋虽然派来官吏,但陈行舟的治理一开始就用的大宋模式,所以各地重立州也没引起稍微大一点的事故。
大宋派来的官吏都是赵士程精挑细选的能吏,且过来之前,三申五令不许异动,需要全听陈行舟的,所以,两年下来,辽东已经全然是大宋的样子。
如果不是北方还有金国虎视眈眈,那陈行舟回到东京城去,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返回顶部↑
好在,皇帝陛下对他们二人十分关心,隔上一两月便会召见一次,那些让他们兄弟烦心的事情,在一次向皇帝陛下抱怨之后——当晚,鸠占鹊巢的族人们便全部收拾铺盖滚回了老家,那些看他们年纪小想结亲的低阶官员们,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兄弟两储备好冬菜,便开始为过年迎来送往做准备。
“王叔父家的年礼,宗爷爷家的年礼,还有……”
两兄弟都没有收入,今年省试遗憾落榜,虽然有宅子和长辈的俸禄,但东京城消费也挺高,他们平时需得精打细算,否则那花钱如流水,日子会很难过的。
他们聊着父亲什么时候会回来,他们快二十了,成年礼应由长辈取字。
两人倒没有抱怨父亲长年不在身边,他们都知道父亲当年是被奸臣所伤,小时候爷爷教导了他们做人的道理,后来也知晓爷爷在做一件大事,如今又被陛下看重,这已经是很美好的人生了。
快过年了,也不知爷爷和父亲在辽东过得如何。
他们过得很好,相比于乡下,东京城真的是太繁华了。
……
辽东,辽泽城。
陈行舟这两年是真的忙,做为辽东之主,他就像是定海神针。
一开始,辽东归附大宋时,渤海人和当地辽东女真部都有些不安,担心大宋会如何苛刻重税,不过他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大宋虽然派来官吏,但陈行舟的治理一开始就用的大宋模式,所以各地重立州也没引起稍微大一点的事故。
大宋派来的官吏都是赵士程精挑细选的能吏,且过来之前,三申五令不许异动,需要全听陈行舟的,所以,两年下来,辽东已经全然是大宋的样子。
如果不是北方还有金国虎视眈眈,那陈行舟回到东京城去,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