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144节(2 / 7)
曹良平赶紧点头应下,他是因在早年曾听人说什么读书人讲究点到即止,认为朋友缺什么,却又不方便直言规劝时,就用送书的方式劝诫对方的做法。
何昌逸送的两本书的书名如此直白,他才会在第一时间生出不平之意,毕竟作为沈卓的随从,他对沈卓在任上的表现最为了解的同时,也对其品行与能力都极其尊崇。
接到胡庆元申请要回京述职的奏折,何殊本有些意外。
但是看到对方在话里话外拿自家夷北军与水师做比较,表示他们这趟回京,也将带回大批草原特产时,她就能领会到对方此行所图了,有些无语地将这份奏折递给正宁帝。
正宁帝看完奏折后,毫无所觉地一心为大女儿一家将要回京,他不久后就能与大女儿团聚,还能看到外孙、外孙女们的消息感到高兴。
“你大姐一家这次去边关,已经有三四年没回来过了,既然胡庆元说蛮族那边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边境安宁,也是时候该召他们回京住段时间了。”
蛮族联军去年不战而败,蛮族几大王庭都被夷北军的千里突袭计划给攻破,现在接掌蛮族各部落的新汗王,都是亲近大安,与大安联系颇深的蛮族首领。
这些人充分享受到与大安互市的好处,又因大安虽俘虏了他们蛮族的许多人,却没有赶尽杀绝,还以卖及借贷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大批粮食,帮助他们渡过去年的难关一事,对大安感恩戴德。
同时也因此而对大安生出真正的信任,毕竟大安若有害他们之心,只需在获得绝对的胜利后,对他们蛮族人坐视不理,就有大批的蛮族会因食物严重匮乏而死去。
这种信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大批的蛮族选择大量出售从前禁售的宝马,学着草原外围的那些部落,开始多喂牛羊、少养马。
在草原今年将要面临蝗灾,大安及时派出数以十万计的鸡鸭鹅帮他们消灭蝗灾后,这种信任更加达到顶点。
因为草原上的人,都十分清楚蝗灾的巨大破坏力,在此之前,他们一直认为那是因为得罪了天上的神佛,才会被降下蝗灾这种可怕的大灾难。
可是大安却有办法帮助他们消灭蝗灾的事,让他们在感激大安的同时,还对大安生出许多敬畏。
在这种情况下,合城的边境现在的确很安宁,身为夷北军的大将军,确实可以给胡庆元放个假,允他带着家人回京住段时间。
“让他们回来简单,问题在于他们这趟回来的目标,有些难办。”
↑返回顶部↑
何昌逸送的两本书的书名如此直白,他才会在第一时间生出不平之意,毕竟作为沈卓的随从,他对沈卓在任上的表现最为了解的同时,也对其品行与能力都极其尊崇。
接到胡庆元申请要回京述职的奏折,何殊本有些意外。
但是看到对方在话里话外拿自家夷北军与水师做比较,表示他们这趟回京,也将带回大批草原特产时,她就能领会到对方此行所图了,有些无语地将这份奏折递给正宁帝。
正宁帝看完奏折后,毫无所觉地一心为大女儿一家将要回京,他不久后就能与大女儿团聚,还能看到外孙、外孙女们的消息感到高兴。
“你大姐一家这次去边关,已经有三四年没回来过了,既然胡庆元说蛮族那边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边境安宁,也是时候该召他们回京住段时间了。”
蛮族联军去年不战而败,蛮族几大王庭都被夷北军的千里突袭计划给攻破,现在接掌蛮族各部落的新汗王,都是亲近大安,与大安联系颇深的蛮族首领。
这些人充分享受到与大安互市的好处,又因大安虽俘虏了他们蛮族的许多人,却没有赶尽杀绝,还以卖及借贷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大批粮食,帮助他们渡过去年的难关一事,对大安感恩戴德。
同时也因此而对大安生出真正的信任,毕竟大安若有害他们之心,只需在获得绝对的胜利后,对他们蛮族人坐视不理,就有大批的蛮族会因食物严重匮乏而死去。
这种信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大批的蛮族选择大量出售从前禁售的宝马,学着草原外围的那些部落,开始多喂牛羊、少养马。
在草原今年将要面临蝗灾,大安及时派出数以十万计的鸡鸭鹅帮他们消灭蝗灾后,这种信任更加达到顶点。
因为草原上的人,都十分清楚蝗灾的巨大破坏力,在此之前,他们一直认为那是因为得罪了天上的神佛,才会被降下蝗灾这种可怕的大灾难。
可是大安却有办法帮助他们消灭蝗灾的事,让他们在感激大安的同时,还对大安生出许多敬畏。
在这种情况下,合城的边境现在的确很安宁,身为夷北军的大将军,确实可以给胡庆元放个假,允他带着家人回京住段时间。
“让他们回来简单,问题在于他们这趟回来的目标,有些难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