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热乎乎、刚做成的米糕最好吃,何况还加了夹心,糯糯软软又嚼劲十足,米香味和自带的甜味恰到好处,这冬日夜里吃两块,肚子立马暖和起来。

  第1154章 开祠堂

  人民币就是创造力。

  随着吃年夜饭的游客到来,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村里的渔家乐想方设法做好吃的好喝的,还有人酿起了米酒,随后敖沐阳早上就喝上了醪糟粥。

  米酒不是红洋特色,或者说他们渔家并没有酿造米酒的传统,一般都是高粱酒和苞谷酒。

  能种稻子的水田太少,渔家种点稻子都是做食物的,偶尔攒一些到了过年才会做米糕。

  不过这没什么,游客哪知道渔村都有什么传统?反正渔家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只要有特色就行。

  正是如此,各个渔家乐就纷纷自制一些特色饮食,酿米酒还没什么,有人家里自己炸臭豆腐,还有人家做杀猪菜……

  除了独门独户的渔家乐做各种食物,村委也组织有活动,半山腰的小学旁边有一座祠堂,今年又给启用了。

  红洋多数渔村都有祠堂,不过跟年糕习俗一样,随着人们宗族观念的减弱,祠堂早就被弃用了,族谱也做了细分,该是谁家给了谁家。

  这习俗的改变是从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年代开始的,那会人们热切的要求破四旧,族谱要是不进行细分交给所属人家去保存,早就被一起烧掉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