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敖沐阳道:“你好好表现嘛,多给村里做好事实事,你们村的人又不傻,到时候肯定支持你做村主任、做村支书。”

  杨树勇不像他还只是个入党积极分子,人家就是党员,年轻时候杨树勇当过兵,部队复员回村后本来很有希望做村主任,可惜王友卫能量大、人脉足,把他的位子给抢走了。

  这也是敖沐阳找他合作后他迅速答应的原因之一,在他心里,王家村的村长宝座早就应该属于他,他是拿回本来就属于他的东西。

  听他这么说,杨树勇笑道:“对,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次来找你,就是给我站个台,我准备给村里搞点发展项目。”

  敖沐阳问道:“什么项目找我去站台?准备给富婆包养吗?”

  杨树勇翻白眼道:“胡扯什么呢,你知道的嘛,以前我们大杨村独立着的时候,以晒盐本领闻名,对吧?后来国家取缔了红洋的盐田,我们村才没落的。”

  这点确实,前滩镇算是风水宝地,这里的渔村都有几百年历史,往祖上数一数多有拿手本领,而杨家人的本领就是晒盐。

  中国很多海洋城市都是从渔村发展起来的,红洋不是这样,它是从盐田发展而来。

  历史上红洋一直是海盐的重要产地,从清嘉庆年间,红洋盐民五将帮始创用盐板晒盐,改之前煮盐为晒盐,完成了一次盐业革命。盐板晒盐毋须燃料,成本降低,而产量又增加,将红洋变为了一个大盐城。

  五将帮是以五位创造帮派的老祖命名的,这五位老祖中有两位姓杨,迄今红洋还有个老码头叫二杨将码头,那就是杨树勇祖先们缔造而成。

  王家村是由七姓村改名而来,七姓村又是兼并了大杨村、王家泊等村子而成,其中大杨村传承有祖上晒盐的手艺,听说杨树勇有意恢复这门技艺,敖沐阳来了兴趣。

  第843章 盐帮往事

  杨家人的晒盐手艺也可以说是制作盐板的手艺,在1930年的全盛时期,红洋境内盐板达二十五万块,这些盐板当然并非全部属于杨家人,但杨家人当时是各大晒盐场的技术骨干,在这行业内有泰山北斗的地位。

  那时候,位于前滩镇的大杨村还只是杨家的小分支,并不算什么。

  后来日军侵华攻打红洋,就把红洋的晒盐场给摧毁了一通,以此掐断内地的盐巴来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