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14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不过,听了周长宁的话,众人心里都不由得一惊,现下,谁还有心思关心他是否要在东阳郡进学的事情啊?周大新更是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儿子,你的意思是,东阳郡也要不太平起来了?这怕是不能吧,咱们俩今日出门,也没见外头有过什么风吹草动啊,若是真的要打起来了,这城里的人更加惜命,还能不早些跑掉?

  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二叔三叔他们都在码头那等消息灵通之地天天做活,要不这样,这会儿我去把他们两家人也都喊过来?若是没什么迹象,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若是连他们也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那咱们可就得早做准备了。”

  周大新一番话里,颇有些“自问自答”的意味,还觉着自己出了个什么样的好主意呢,惹得周长宁哭笑不得:“爹,我又没说会立刻打起来,一时半刻的,那边哪怕行军赶路,赶到东阳郡也得好一阵子时间呢,而且,从燕王府近日的动静来看,这位燕王也还有几分小聪明,肯定不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托在向敌人示弱上。

  所以啊,对于那边的动静肯定也有派探子随时查探禀报的,郡城就这么大,燕王府要动兵的话肯定少不了挪用燕王的私军,那么多人的动静,咱们还能毫无察觉不成?您就放心吧,我呀,也时刻对这事儿上着心呢,咱们要想逃到更安全的地方去,肯定少不了用银子安置,所以呢,当务之急,还是要从齐公子那里拿到我们的一千两银子才是。”

  周长宁这一番逻辑清晰的话语,再加上他颇为胸有成竹的姿态,倒是也让一家人放下心来,什么王爷啊,打仗啊,这些事情都距离他们有些遥远了,他们也都不太懂,既然长宁心里有成算,那他们还是听有主意的人的话吧。

  然而,看着这样一个说起朝堂、王爷等事情来头头是道的周长宁,旁人或许觉察不出什么异样,周大新却是悄然再度看了他一眼,心里不由得拧起了眉,是他的错觉吗,长宁何时有过这般“意气风发”的模样了?竟叫他这个当爹的也觉得有些许陌生,只不过,再看那面容之时,他又很是确信无疑,那的确就是他的儿子周长宁没错啊。

  如是作想着,周大新内心不由得暗暗失笑地摇了摇头,想来他也真是昏了头了,自己的儿子有本事了不为之高兴不说,反而还怀疑起儿子来了,这要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周长宁,还能是谁呢?

  作者有话说:

  嘿嘿每天多码几百字来补上之前缺的那一更,今天的更新也来咯~

  第四十四章 制糖

  到了约定的这一日, 周长宁独自来到了云来客栈,但他却没有见到齐钧,只是见到了齐家的一个下人, 对方带路, 引着周长宁来到了快要靠近西城门处的一个小院子中,而齐钧在这里已经等候许久了。

  虽说以齐家的能力,真想查出来周长宁的底儿, 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可是,齐钧却不愿意这么做,经商之人,讲究诚信, 他既然已经同周长宁签了契约, 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平等意义上的合作关系。

  因此,他不想因为自己一时的好奇心而惹得周长宁不快,要知道, 商人最讲求利益, 平白无故便开罪人的赔本生意,他可不愿意做,更何况, 周长宁既然这次能拿出来制白糖的方子, 谁又敢保证他以后不会拿出来其他能给齐家带来利益的方子呢?

  所以,在这多重考虑之下, 齐钧虽然带着大多数人手转移到了这个小院子里面, 却还没忘记让一人在云来客栈等着, 好将周长宁带过来,事实上,也正如他所预想的那样,他的做事风格处处妥帖,并未让周长宁心生不满,反而多了些许好感来。

  “周公子,你要的东西我都派人已经买回来了,咱们那日签订的契约我已经转换成了官契,这是你的那一份,可要收好了,另外,一千两银子到底过于沉重,你带回家的路上太过惹眼,多有不便,所以,在下便自作主张,将其中的九百两都换成了银票,还有两个重为五十两的银锭,希望周公子莫要怪在下替你拿了主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