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快,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无一例外,基本全部都是持否定态度的。

  京师大心理学教授李刚,发表长微博进行系统分析:

  “李凡的研究具有多处问题,取样带有倾向性,并大量地进行了推理和揣测,极不严谨!

  Error、Power以及Bias都存在严重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篇幼稚的初级的研究报告。”

  李刚教授所指出的研究报告的不严谨性,这个李凡也承认,因为李凡没有必备的实验条件和科学团队支撑。就靠他老哥一个,他也做不到对每一个研究成果进行彻底性大规模的研究。

  所以,对其他学术成果的验证上,李凡的样本量很小,而且都是取自于身边的同学。

  甚至有些学术成果的正误,李凡不得不进行合理推测,并得出个人结论。

  这个“合理推测”没人认可,在大多数专家们的眼中,什么是“合理推测”?那不过是李凡这个心理学门外汉的臆想。

  李凡这篇学术研究的最大软肋就是:受限于个人身份,他不可能有完备的实验条件,做不到详尽严格的验证过程,并在报告中多次地进行推测,使研究报告说服力不高。

  这也的确没办法,李凡毕竟不是大教授,没有自己的科学团队。总不能为了验证一个结论的正误,去调查成千上万的人吧,他不具备这个条件啊。

  李刚教授发布微博后,浙大心理学讲师欧阳震南再度跟进,继续就李凡这篇文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李凡低估了实际的失败率,因为除了抽样误差,还有其他误差。

  2,重复实验应该尽可能和原实验接近,李凡并没做到。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