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2 / 4)
李凡问道:“如果除了新这一点呢?还有其他依据么?”
三位专家再次不语。
李凡道:“首先,故宫博物院藏着一把康熙年间的太师椅,崭新有如初,比这件屏风看上去还新。皮壳的形成是有条件的,氧化是有过程的,保存得当问题不大。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故宫博物院看看。”
李凡又扫了一眼屏风,道:“这件屏风上雕刻着著名的西湖十景,有谁知道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有观众举手回答后,李凡点头,指了指其中一扇屏风,“大家知道十景中有‘柳浪闻莺’,但这扇屏风上,为什么写着‘柳岸闻莺’呢?”
大家一愣,对哈,这个怎么没人观察到?
李凡解释:“是不是有人认为这是赝品了?雕刻师傅‘刀误’了?我告诉大家,乾隆元年就叫‘柳岸闻莺’,这个西湖美景‘柳浪闻莺’是后人改的。这个在‘彩西湖十景大折屏’上有明证,大家可以去看看。
而且,风吹柳浪起,是基本听不太清莺声的。这,是我判定它是乾隆年间的证据二。
大家再看,屏风中,这个‘雷峰夕照’中有个细节,大家看塔身下面,用了大量的勾连技法,这个手艺已经失传了。
……”
说了半晌,李凡看了看高达3米多的巨大屏风,道:“这如果按照赝品处理,得损失多少钱啊!”
藏宝人喜上眉梢,连忙向李凡鞠躬:“谢谢李老师,谢谢李老师!”
众人再次看向三位专家,三位专家面红耳赤,李凡哪哪都是理,想说也说不过他啊。
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单凭一个“驩”字就能解决的问题,李凡“不得已”又浪费了一翻口舌,这才尘埃落定。
这时,突然间,但见陆馆长哈哈一笑,“诶呦,瞧瞧,咱们也打眼了,年轻一代人中能有李凡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太难得了!
↑返回顶部↑
三位专家再次不语。
李凡道:“首先,故宫博物院藏着一把康熙年间的太师椅,崭新有如初,比这件屏风看上去还新。皮壳的形成是有条件的,氧化是有过程的,保存得当问题不大。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故宫博物院看看。”
李凡又扫了一眼屏风,道:“这件屏风上雕刻着著名的西湖十景,有谁知道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有观众举手回答后,李凡点头,指了指其中一扇屏风,“大家知道十景中有‘柳浪闻莺’,但这扇屏风上,为什么写着‘柳岸闻莺’呢?”
大家一愣,对哈,这个怎么没人观察到?
李凡解释:“是不是有人认为这是赝品了?雕刻师傅‘刀误’了?我告诉大家,乾隆元年就叫‘柳岸闻莺’,这个西湖美景‘柳浪闻莺’是后人改的。这个在‘彩西湖十景大折屏’上有明证,大家可以去看看。
而且,风吹柳浪起,是基本听不太清莺声的。这,是我判定它是乾隆年间的证据二。
大家再看,屏风中,这个‘雷峰夕照’中有个细节,大家看塔身下面,用了大量的勾连技法,这个手艺已经失传了。
……”
说了半晌,李凡看了看高达3米多的巨大屏风,道:“这如果按照赝品处理,得损失多少钱啊!”
藏宝人喜上眉梢,连忙向李凡鞠躬:“谢谢李老师,谢谢李老师!”
众人再次看向三位专家,三位专家面红耳赤,李凡哪哪都是理,想说也说不过他啊。
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单凭一个“驩”字就能解决的问题,李凡“不得已”又浪费了一翻口舌,这才尘埃落定。
这时,突然间,但见陆馆长哈哈一笑,“诶呦,瞧瞧,咱们也打眼了,年轻一代人中能有李凡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太难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