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教授沉眉思索,“你这种观点倒是很新颖啊!”

  讲台下,顾亚婷噗嗤一笑,妥了,10万!反正在顾亚婷的记忆里,认识李凡后,李凡在国学方面就没失过手。

  孙教授又问,“那其他几个字呢,你有什么高见么?”

  唰唰唰,黑板上再次落下两个甲骨文,分别是“狼”和“狈”的甲骨文。

  李凡道:“‘狼狈为奸’的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了,据说狼的后腿短而狈的前腿短,所以狼和狈就一同出外觅食。狼用前腿,狈用后腿,前腿搭在狼的身上。这样它们可以跑得很快。这就是狼狈为奸了。

  但是,‘狈’其实只是一种传说,自然界里并没有‘狈’这样一种动物,可甲骨文中却将这个字破译成‘狈’,意为动物,我个人是持保留意见的。”

  孙教授问道:“你的高见是?”

  “老师,我就是瞎分析哈。大家看看这个‘狈’是由两部分构成的,这是一只‘贝(甲骨文)’夹住了一只‘犬(甲骨文)’的尾巴。在西周的金文中这只‘贝’又被移到了犬的右边,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甲骨文‘狈’在卜辞中是用如动词的,和犬、马连用,我们可以把狈理解成为一种针对马或者犬的一种动作和行为。

  把一只活贝夹在犬的尾巴上,可能是为了驯化狗,使其在不停地挣扎中失去野性。”

  孙教授打断道:“李凡,等一下,活贝夹在狗尾巴上,驯服狗?”

  李凡解释道:“听起来有点儿难以置信,这样类似的事情在农村并不鲜见。

  母鸡每年至少有一次孵窝期,如果你不想它赖在窝里影响别的母鸡下蛋,农民有一个土办法,就是给这只鸡的鼻孔上横穿一根长的鸡毛,或者在母鸡的尾巴上拴一张红纸。这只可怜的鸡就会被吓得满世界乱跑。

  同样,给散放的小牛犊嘴巴上套一只专门编织的竹篓便可防止它吃庄稼。给绕磨转圈的驴戴上黑眼罩也是这个道理,影响它们的行为。”

  孙教授:“好,你继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