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位教授闻言,明知道这是赤裸裸“挑衅”,可你就没办法,因为大家实在找不到什么听上去合情合理的质疑,这时候再说什么都有“狡辩”的味道了。

  崔院长道:“这个就到此为止了,你还有其他要补充的么?”

  李凡灿灿一笑:“有。诸位老师,我接下来还有13个疑问,还请诸位教授予以赐教,不胜涕零。”

  13个疑问?

  听到“13”这个量词,几位教授顿时脑袋“嗡”地一声,什么时候又多出来13个了?

  本来李凡《伪书考据精要》中,他依照考据学的治学原则而罗列出了10点论据,这些诸位教授已经反复读过多遍了,谙熟于心,可他们却没有读过今日凌晨刚刚发表在《国学时代》上面的《《后出师表》考据研究》一文,该文可是新增了14条论据。

  这完全是要打诸位教授一个措手不及啊,谁曾想到你还带有后续招数?

  就在教授们略一错愕之际,李凡已经开口了:

  “《前出师表》谓后主‘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今此表以刘繇王朗为喻,案刘繇名为刺史,所据不过一二郡,王朗则一太守耳,以繇为喻,真所谓引喻失义矣!

  学生愿与诸位老师对此共同探讨。”

  ……

  李凡:“此表横插入‘刘繇王朗各据州郡’以下一段韵语,颇觉不伦。

  诸位老师觉得呢?”

  ……

  李凡:“‘后表中,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又始曰‘偏安’,继曰‘偏全’,始曰‘逆见’,继曰‘逆睹’,殊觉遣词之窘,不类武侯手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