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姐道:“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那李凡要废啊!”

  学姐客观地道:“不至于,貌似节节败退,其实平分秋色吧。”

  平分秋色?和京大教授平分秋色?见学姐离开后,众学生悄悄地向答辩室的门口靠近,非常好奇地望向里面,看看究竟是怎么平分秋色的。

  而此时室内,崔勇年道:“那这个《后出师表》先这样,咱再谈谈后面的——”

  “且慢,”李凡连忙道:“崔院长,刚刚那十条论据是以考据学的求学态度而罗列出来的,接下来,我还有其他的论点,并没有写在《伪书考据精要》之中。不再依据考据学,咱们可以彼此深入地探讨探讨。”

  崔勇年眼角的皱纹堆叠在了一起,他眯着眼睛看着李凡,心道:还有新内容?呵,你小子儿,死性不改啊,还说什么探讨,你这是实在憋不住了想反驳我们了吧?那就让你说说吧。

  见崔院长点头后,李凡悄悄活动了一下舌头,憋坏了,他道:

  “现在咱就内容谈论一下,我畅所欲言了。前后出师表文风不太对,《前出师表》悲壮,《后出师表》衰飒;《前出师表》意周而辞简,《后出师表》意窘而辞繁。实在不像诸葛亮一人之手笔。”

  “不然,不然,”杨拓道,“《后表》与《前表》及诸葛亮其他文章,都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讲究对仗排比、有汉赋骈偶特色;音节铿锵,纵横捭阖,回转层叠,说理透彻;感情真挚,语言酣畅平易。所不同的只是,《前表》偏重叙事抒情,《后表》专注于论述批驳,互为补充映照,合之为一完璧。故当出自一人之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