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第37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好事者从棉花苗木上摘了一朵花来, 拿茜草汁染红,再佩戴在自家媳妇鬓发间, 竟觉得是不错的装饰,毕竟入秋后都没什么花开,只有这棉花还能结出来,可不是一件罕物?

  棉花长成后没几天, 县廷府就开始收起了棉花,一斤棉花给足足五文钱!南安县农民们尽皆哗然, 一斤棉花都快抵得上好几斤米的价钱了!这下种了棉花苗木的农民都被周围人羡慕, 一亩棉花苗木得挣不老少钱了!没赶上种棉花的农民也盘算着, 明年开春,自己一定要去县廷府买些棉花苗来种, 或者就往村子里已经种了棉花的人家去一趟,去要些苗木来分枝扦插, 这样明年家中又能多个进项。

  收来的棉花压进竹筐里, 成筐垒在板车上, 全都送进了织造署。织造署的织女们将棉花撕成一缕一缕, 开始纺织棉线。她们惊喜地发现,这种树上结出来的花简直是为纺织而生,麻草还需要浣洗去皮、梳理成团等工序,加工一番后才可以用纺线机织线,棉花就可以直接轻易地撕成棉团来织线,比起麻草来不知方便多少!

  在织女们的巧手下,今秋收获的棉花制成了一匹又一匹棉布。宣瑾瑜终于再次穿上了棉布做的内衣内裤。因为此时也没有内裤这样的东西,宣瑾瑜只能让李氏帮她用丝娟这种光滑轻盈的布料做了几条内裤,平日里轮换着使用,但用丝绢做内裤不仅价昂,丝绢还轻滑冰凉,不够贴身。宣瑾瑜总怀念棉布内衣的触感,直到现在才算是穿上。

  在宣瑾瑜的带动下,这种新布料从南安县往附近郡县风靡开去。不多时,人们就发现了棉布的好处,这种布料天生就适合做里衣。比起在秋冬触手冰凉透风的丝绢,棉布做的里衣更为细密暖和,贴身穿更觉得舒适柔软。

  今年头批种植的棉花有限,因此织出来的头批棉布也稀罕,在市面上炒出了高价。宣瑾瑜本想将棉布作为冬天的保暖衣物推广开来,现在看看价格,怕是也只有等到明年了。好在南安县民也不缺保暖衣料。去年冬天大家尝到了毛线衣的好处,今年妇人们闲暇时总爱织几件毛衣,家家户户都准备着毛衣、毛毯过冬。

  南安县和西域的贸易一直没断过,宣瑾瑜有了声望值,就全部贡献进系统卡池,就在这个夏天,她终于抽出了煤矿。这次抽出来的煤矿依旧在北川郡,也许是因为北川郡地大物博,地下自然埋藏着许多矿产。抽出煤矿的时候宣瑾瑜激动了好几天,也因为有了这种新型燃料,北川郡炼铁高炉才终于成功烧制出第一炉铁料,现在每日出产的铁料以千斤计,这在当世可谓是神迹一般的生产力。

  煤矿离长都郡城不算远。近日里,煤矿匀出来的第一批煤也运到了南安县。煤矿工匠将开采出来的煤已经初步加工,利用水力打碎成煤粉,放进模具里压制成蜂窝煤,现在运到南安县的就是一筐一筐的蜂窝煤。

  工匠将蜂窝煤小心点燃,往水泥炉子里填进去了三块蜂窝煤。这样小小的蜂窝煤,竟然足足烧了半个时辰,烧热了整整五壶水,蜂窝煤才逐渐熄灭。

  宋冬瞠目结舌,咽了两口唾沫,直愣愣地看着这蜂窝煤,他这才明白为什么郡王爷如此看重这种叫做煤的新物事。这煤分明比木柴要好用太多!平日烧五壶水,得用半担柴火呢!可现在烧五壶水,只用三块蜂窝煤就够了!哪怕算上从北川郡运过来的损耗,用蜂窝煤也比用柴火划算太多。

  宣瑾瑜却觉得这蜂窝煤只能说差强人意,比起前世的煤还有些差距,不过现在的工艺水平也只能做出这样子了。

  因为有了煤炉子,县廷府提前修建好的一栋宅院终于可以开业。

  这栋宅院离县廷府只有两条街,从夏天起就开始改建,营建署的工匠每日进进出出,成堆的水泥运进去,直到上个月才停工。

  修什么院子要这么久?大家都好奇地议论纷纷,可这处宅院也没有对外售卖的意思,等营建署工匠推出后,宅院也一直紧闭大门,任由来往路人猜测。

  等大家都快把这宅院忘记了,宅院却突然打开,宣布对外迎客,门口上也挂起了新制的牌匾——南安浴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