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斯皮尔伯格和巴拉德越听越觉得,吴某人所谓的提议,似乎是想要将他们的剧本,以及这部电影的立意都给推翻掉。

  这怎么可以?

  他的那些提议,和原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多少是有些出入的,也同样和他们的剧本有些出入。

  在一部电影的篇幅当中,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镜头去让你展现那些东西?如果将这些镜头都加进去的话,那注定要缩减其他镜头。

  如果真按吴某人提出来的这些要求那样去改的话,那就不是斯皮尔伯格和巴拉德想要的东西了。

  于是两人据理力争,和吴某人争论了起来。

  最后,吴某人轻叹道:“史蒂夫,你不了解我的祖国,你更加不了解那场连续八年的战争,对于我们华夏民众来说,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或许在你们看来,那场战争能够得以结束,完全是因为你们国家在日岛那边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但是,在我们这里,那两颗原子弹,只不过是将战争的胜利提前了些许而已,我们坚信,我们最终会将侵略者赶出华夏!我们坚信,华夏这头雄狮已经觉醒!”

  吴承很认真地说:“之前我也看过你们的剧本,如果真按你们这个剧本来拍,艺术性上,确实是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你们有了解过华夏的民众吗?你们有了解过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吗?”

  他说着,看了眼斯皮尔伯格和巴拉德,严肃道:“我敢保证,这部电影真的按你们这个剧本来拍,将来你们两个在华夏民众的眼里将会成为被耻笑的对象,会被人说是不懂装懂。特别是,这部电影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可事实上,一个孩子,真的懂那些人性和战争吗?而且这个孩子还是一个外国孩子,他又如何能够明白华夏人心中那些刻骨铭心的国仇家恨?”

  两人沉默,吴某人继续道:“我的爷爷是个军人,他曾参加过那场长达八年的抗战。”他边说边将一个封面泛黄的日记本推到他们的面前,“这是他老人家当年在战争时期写下的日记,日记很零散,你们可以拿去看看……需要翻译的话,和我说一声。”

  这本日记,是吴承回老家之后,从爷爷的遗物中翻出来的。

  其实吴承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这个了,而且那时候,在这具身体的记忆中,他的爷爷时不时的会拿一些他的亲身经历,其实也就是日记上记载的东西,当成故事,讲给小孩子们听。

  “我不是想要影响你们的主观判断,我知道你们是想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讲述这个故事。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更加客观的去刻画华夏民众的形象。如果按这个剧本来拍,史蒂文,我敢保证,你将来肯定会成为无数华夏民众谩骂的对象,连带着我也得被骂,谁叫我是你的朋友,可却眼睁睁看着你拍这部电影而无动于衷!”

  斯皮尔伯格苦笑起来,摊手道:“所以,你就用这种方式来逼迫我,对吗?”

  “这不是逼迫,这叫纠正!在我们华夏,真正的朋友之间是会相互指出对方的不足和错误之处,然后彼此成长和提高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