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9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海线岛的名字就来源于鳗鱼苗。

  鳗鱼的生活史分为6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内陆人不太清楚,鳗鱼是一种很神奇的鱼。

  拿它的性别来说吧,鳗鱼的性别是环境决定的,族群数量少时,雌鱼的比例会增加,族群数量多则减少,这个整体比例是为了族群的稳定。

  而拿它们的样子来说,鳗鱼为了适应不同环境,不同阶段的体型及体色都有很大的改变:

  首先是卵期,鳗鱼在深海产卵。然后成为叶鳗,此时身体扁平透明,薄如柳叶,便于随波逐流,能在大洋中随洋流进行长距离漂游。

  再然后是玻璃鳗,当它们接近沿岸水域时,身体会转变成流线型,减少了阻力,就可以脱离强劲洋流了。

  接下来是鳗线,它们靠近河口水域时,开始出现黑色素,养殖业鳗苗就是捕捉它们。

  再接下来进入河流成长为黄鳗。

  最终是在成熟时,它们鱼身转变成类似深似深海鱼的银白色,同时眼睛变大,胸鳍加宽,以适应洄游至深海产卵。

  这时候就是成体鳗鱼,也叫银鳗。

  正是因为鳗鱼的发育阶段中有这么多的不同变态,所以就导致鳗鱼苗不能用人工繁殖来培育,只能捕捞了鳗线,然后淡水养殖成银鳗。

  而海线岛的名字也跟鳗线有关。

  早年鳗鱼不是很受渔民欢迎的时候,这地方因为是长江入海口,导致鳗鱼极多。

  鳗线阶段的鳗鱼从海里往长江游,期间满满洒洒、不知其数,就跟海里飘着一条条黑线一样。

  渔民们叫它们为海线,这种情况下便有了海线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