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90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何梅梅本来只打算一个人下乡,没想到“拖家带口”地多带了三个人。这多给苏叶添麻烦!何老师说完话后,她红着脸问:“咱们会不会给你添负担,如果实在不方便,我们就回去。”

  苏叶听了他们的话摇摇头,爽快地笑,“哪里的话,你们来了正好!一路上渴了吧,吃点柚子润润喉。”

  别人缺粮食、怕多养几张嘴,苏叶不怕,她缺的是那点粮食吗?

  她边笑、边剥着柚子分给大伙吃。这是附近的农民送给他们的,只是个头不大味道有些酸,多得吃不完。

  离开一中前,她曾说过欢迎同事们下乡投奔她,当时她料想他们大约不会舍得放弃一切来到乡下。没想到他们却毅然地来投奔她了。

  苏叶想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缺的就是何梅梅、何老师、周毅这一类的人才!宝贵的大学生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苏叶举双手欢迎。

  她笑了笑打趣说:“我老早就想叫你们来了,怕你们嫌乡下条件差不肯来。现在条件比之前好很多了,你们来得正正好!”

  苏叶把这三个老师带到知青宿舍,很多学生认出了他们,高兴得几乎说不出话。他们万万没想到能在这种穷乡僻壤看到过去的老师!

  何梅梅进到知青宿舍,看了一眼他们住的屋子忽然愣住了。

  她以为这段时间,苏叶和学生在乡下吃了很多苦。

  先前她也曾听过别的知青描述下乡的日子:去西北的那群知青住的窑洞、睡得是炕头,十几个人睡成一排,夜间想要翻身都困难;去新疆的知青每天睡帐篷,冻得嗖嗖抖还每天吃冻疙瘩,去北大荒的那批更惨,肩负着开荒的重任。他们不仅要挨饿,还有沉重得像山似的农活。

  可是没想到,苏叶他们住在新盖的屋子,墙被人细心地粉刷过一轮,用得起脸盆、搪瓷碗、暖水壶,房间敞亮不漏风,走进去暖融融的,暖进了人的心里。

  苏叶马上端来一盘玉米馒头,笑吟吟地递给他们。

  “你们先垫垫肚子,今晚让刘刚给你们做顿好吃的。”

  玉米馒头对这一行风尘仆仆的人来说已经是一顿美味大餐,新蒸的馒头含着水汽,嫩嫩的、面皮光滑口感劲道,下乡之前何梅梅已经啃了很多天的黑馒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