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66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设计个把零件,原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周泓涵根据计算出密度、硬度、承压强度、承受最高温度, 选好材料画好设计图。可是千算万算, 没料到能够生产这种材料的工厂早就停工了。

  那些生产工农具、日常生活常用铁制用品的厂子, 因为还有需求暂时没办法停工, 可是它们根本不够得上这种工业生产专用零件的标准。

  周泓涵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最佳的设计方案, 换了好几种材料、跑了几次工厂, 还是没有把这件事敲定下来。

  苏叶一听急了。榨油机修不成可不是一件小事,她有好几个学生的家长都在长友食油厂工作, 父母被解聘下岗,小孩还能有心思学习?

  眼见着毕业考初中升学考近在眼前, 因为这点事无心考试耽误了入学, 一辈子后悔都来不及。

  苏叶急,周泓涵也不得轻松。大十几万的外汇全都是人民一分一毛地攒下来的,每一块钱浸透着人民的血汗,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周泓涵比谁都要心痛。

  苏叶来回走了好几趟, 见周泓涵皱着眉翻阅了一上午的书。

  她灵光一闪, 问周泓涵“现在的材料没办法满足榨油机的需求,是因为硬度不够, 还是不够耐热?”

  “我们把机器改造成对材料要求低的型号行吗?改良让它变成合适基础材料的机器。回头让陆厂长把机器送到冶钢厂改造,虽然要多花点钱,总比机器烂在手里好多了。”

  周泓涵听了眼前一亮,僵持了好久的思路豁然开朗。

  苏叶笑眯眯地说“周奶奶试试吧,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上了。没有路,咱们劈开荆棘就是一条路。这就叫‘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苏叶敢这么说,信心源于自己。

  这款泰森榨油机很早就被历史所淘汰,她印象中的螺旋式榨油机轻便小巧,适合个人手工作坊应用,苏叶曾在书里短暂地和它见过一面,在她不停地查阅书籍资料的过程中,“改良榨油机”这个雏形渐渐在脑子里诞生,念头越来越强烈。

  周泓涵大受鼓舞,“小苏,想不到你这思想觉悟真高!没错,咱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建国初条件可比现在困难多了,要啥啥没有、穷得嗖嗖抖,愣是把第一个五年计划定下来了。第一个汽车厂造起来了,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现在的条件比起当时好得多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