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并非是学医的,当时在场的人又多,为郑丰识检查身体的是宫中逃过一劫的两位太医。

  据太医诊断,郑丰识面色发青,嘴唇发紫,有中毒的迹象。当时为了舆论考虑,便把郑丰识的死推到了犯上作乱的叛军安庆王身上。

  后来两位太医其中之一死于非命,调查的人在他住处发现他在研究银针淬毒,不知是何意。

  上木既然知道自己是来调查郑丰识死于谁手的,自然很容易将这件事与郑丰识的死联系起来。这位太医已死,当年查看先帝尸身的另一位太医还在,他便把人叫来问话。

  幸存的太医忐忑惶恐,自己的同僚死于非命,他本就很害怕,在皇帝的威压之下,把自己压在心中不敢说的疑虑都说了。

  当初他和另一位太医确实发现了一些异常,但郑丰识身上的确没有外伤,死因确信是中毒无疑,只是这毒从何来,他们没有具体明说。

  那会儿宫内宫外都乱着,皇帝死了,太子府大火,储君凶多吉少,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定立新帝才是更要紧的事,先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反倒没有人执着细查了。

  据这位太医供述,他们在先帝胸前发现了一个不易察觉的针。那银针很小,先帝胸前刚巧有一颗痣,针在褐色的痣上,更不易发现。

  那针非常细,他们一眼就认出是针灸用针,只露出了一点针尾,想要取出来已经不可能了。为了防止祸及自身,他们便隐瞒下了这下毒的方式。

  这段时间他们两人一直心中难安,而他那位死了的同僚想试试看,用针灸针下毒是不是真的能致人死亡,要用什么毒,经过多少时间。

  他的这种行为应该是被人盯上了,才会死于非命。

  至于是否是太医下毒谋害先帝,上木已经自己调查过了,那位已死的不说,现在活着的这位自称清白,而他在先帝死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得利,行为举止也不可疑,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果太医说的是真的,郑丰识死于那根淬了毒的银针,针灸施针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这可以帮他们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马车突然停下来,第五□□着车厢里说了一声:“我们到了。”

  陆淮洲撩开车帘,看见了夜色掩映下,那破败的城墙上,三个同样斑驳的大字——石云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